..續本文上一頁的基本的倫理,沒有這個倫理,那就沒有信仰,你的信仰要否定叁寶,那你就完了。可能我們的佛教裏面,有人表現的不夠好,但是如果要否定這個整體,那你的信仰是沒有說服力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這樣一個的問題,那麼如果說,他不想讓你到寺院裏的話,而寺院裏又是一個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它合法呀,它只能在這裏講經,只能在這裏弘法,只能在這裏做佛事,如果在合法的地方都沒有說服力,那請問非法的地方能有說服力嗎?所以我們的佛教徒還要守法,還要守戒,這個很重要,如果我們今天說,他不讓你到寺院裏去弘法,聽法,聽經,那就證明你只能被我所控製,而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你一旦明白了,請問你還被他人控製嗎?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提醒大家,我們的佛教活動是要在合法的宗教場所之內進行,非法的大家要遠離,你不遠離你要受害,你不但受害而且還會害別人,所以我們的女衆佛教徒要做佛教正法的捍衛者,你有責任,因爲我是一個法師,我在廟裏講經,我不能到外面講經,但是你要把這種正法的聲音,傳播給你有緣的人,那麼邪法或者非法,就不會有市場,所以最後我勸這位法師,請你們講經吧。如果你們誰都不講,那麼邪知邪見就會泛濫成災,正法不興,邪教才興呀。這個是我們的責任,所以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環境,比較惡劣,比如說歪脖老母呀,唯利是圖呀,不計後果呀,這是社會問題,但是我們要考慮,我們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這種現狀的,否則誰都不去努力,佛教還有希望嗎?那麼靠誰呢?那麼我想是靠我們廣大的女衆佛教徒,來捍衛我們的佛教正法,那麼你將會功德無量。
第叁, 正知正見的倡導者。
我們要做,佛教徒的倫理是皈依叁寶,也就是覺正淨。《六祖壇經》告訴我們的。什麼叫覺,醒來?有智慧;什麼叫正?正法要叁法印,八正道;什麼叫淨,心裏沒有執著,沒有挂礙。我們今天如果不能完成,皈依叁寶那是沒有意義的。那麼佛教又講我們要過度四魔,有人說那個人著魔了,什麼叫魔?在佛教認爲這個魔就是障礙,什麼叫障礙?你執著了,你煩惱了,就著魔了,對吧,佛教要過度四魔,哪四魔呢?第一個是陰魔,人最大的障礙是誰?是自己。經,我們天天念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那個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那《楞嚴經》裏邊又說,五十種陰魔,大家要注意,它就是我們的障礙,你執著了,你就上當了,你就受傷,所以我們要打破陰魔對我們的障礙。第二個是死魔,誰都怕死,佛教又說死就是生,死不是斷滅,你怕它幹什麼?你要突破死魔。第叁個是煩惱魔,我們對現實社會要求的太完美,可是社會不完美,你又煩惱,那麼煩惱是什麼?是我們的需求,是我們的願望沒有達到所産生的那種失落、痛苦,我們要突破煩惱魔。第四個天魔,那麼到寺院裏經常會有人說我要求福報,我要升官,我要發財,那麼請記住,佛教講隨緣,還有耕耘,你耕耘了,才有收獲,你沒有耕耘,怎麼會有收獲呢?所以說佛教徒提倡行動,而不是空想,同樣我們今天,苦惱往往不是因爲沒有錢,是因爲我們太有錢了,所以煩惱就會更多,所以那種福報帶給我們的困擾、痛苦,是需要我們突破的,就象一個镯子,給你一個鐵的手铐,你肯定不幹的,給你一個金子,那你自願把它收起,所以這是我們需要突破的困擾,所以佛教裏你皈依叁寶之後,你需要過度四魔,你要超越它,這個是我們要做的。而不是邪知邪見,說人家身上有東西,現在我們佛教界裏,有很可怕的一種汙染,說人家著魔了,身上有東西,有什麼衆生,最可怕的,你不是瘋子,你就是騙子,你憑什麼要這樣講,弄得人家痛苦難堪,有一次,我們那個佛教徒,在家裏,領著大家念經,一個人圍著她轉了幾圈,有一個人就說了,你身上有東西,有什麼東西啊,說你身上有個東西只有下半身,沒有上半身,馬上就趴下,起不來了,她的姐姐是極樂寺的護法居士,給我打電話“法師怎麼辦?”我說:“那你把她帶來吧。”兩個人架著她進來的,進來之後,我給她開示一個小時,她正常了,所以你不是真有病,你是被人嚇病的。很多人是嚇唬你,一個老太太,在家裏,天天一個出家人給她打電話,說你家裏冤親債主太多了,我天天給你超拔,超拔不過來,我太累了,那個老太太,把家裏的一套紅木家具,包括幾十萬塊錢,都送給他了,而且就是在騙她,這是正法嗎?不是。我們要有正氣,要真正的是“法”!那你才會解決問題呀,有人說,有沒有附體,有,有沒有大仙,有,那法師你也承認有啊,有啊,但是我們不是學這個的,我們不是皈依它的啊,我們要從這裏面走出來,不要再去皈依它,皈依它,你不迷失方向了嗎?我提醒我們的佛教徒,早晨起來的時候,念叁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要忘本,你要如果忘了這個,你肯定就皈依外道了,你要記住啊,不然的話,你這一生不浪費嗎?很可怕,而且你的行爲,直接會影響別人,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注意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會因爲自己的行爲而導致自己誤入歧途,但是你也可能會影響別人誤入歧途,你壞了,別人也跟著你壞,別人還以爲你是正法,很多人不是不甘寂寞嗎?我告訴你吧,今天好多衆生都來了,有形的,無形的,很多人就哆嗦,害怕,佛教是解脫的,不能搞這個,搞這個就麻煩了,所以說我們承認有附體,但佛教不能宣傳這些,不能依止這些,而是要解決和轉移,走出來,不要停在上面,《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爲什麼?因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那你住它幹嘛,你住上你就上當了,你就輪回了,你要記住這是佛法,我這個法師不是要宣傳我自己,我要宣傳佛法,所以有佛法,一定有辦法,問題是我們有佛法嗎?我們廟裏原來供著狐黃大仙,燒雞二鍋頭,甚至茅臺都上來了,我看到的只是人在吃,人在喝,沒有看到什麼大仙在吃在享用,我把它去掉了,有人就威脅我,靜波法師不能出叁個月就得死,但是我現在告訴大家,我現在還活著呢,難道不是嗎?燒紙爐子,我一再講經告訴大家,告訴大家什麼原因,燒紙啊,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不花這個錢,你一旦老燒紙,你就等于到地獄裏去存錢,做鬼才花這種錢,我們老希望我們的冤親債主能夠解脫,你是越燒紙,越在那裏面出不來,懂嗎?很多人不懂,我們的老祖宗,原來祭祀先人的時候,用什麼來祭祀,用人呢,老祖宗把那個人,據說北京猿人,他的頭蓋骨後面就是用石頭砸爛的。用人來祭祀祖先的,這是不文明的表現,因爲隨著文明的進步,怎麼樣啊,人進步了,文明了,不能用人了,用什麼?用豬啊,用牛,用羊,這叫叁牲之禮來祭祀,祭祀先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發現,用牛啊,用豬啊,用羊啊,成本也太高了,所以時代發展到唐代,唐景宗年間,有一位姓李的老板,造紙,造了一批就是我們今天所燒的黃裱紙,燒了這批紙之後呢,質量太差了,沒人買呀,于是他就會做廣告,到處去嚷嚷,說我們的先人啊,就花這種錢。第一個證明什麼,祭祀的成本太高了,第二點是人類進步了,所以這個時候就用黃裱紙來燒紙,來祭祀我們的先人,但是我們發展到今天,我想說,蔡倫沒有發明紙的時候,沒有燒紙,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要減少我們的環境的汙染,保護環境,減少排放,現在整個哥本哈根會議,都在提倡,檢查啊,都要大家負責任啊,佛教徒也要起表率作用啊,那我們爲什麼還要燒呢?極樂寺周邊的牆啊,現在都被燒黑了,我很郁悶,不論我怎麼講,都很麻煩,大慶我一個同學,從大慶來了,要找我來了,半路上就被人抓住了,被跳大神兒的抓住了,拿走五千多,見到我的時候,那個大神就在旁邊,我說你給我打電話,已經叁個小時了,你爲什麼沒來?讓他們把我拉住了,幹什麼去了?燒紙去了,多少錢?五千塊,我說你被騙了,那些人一聽這話,馬上轉頭就跑,所以我希望我們的佛教徒要有正知正見,你要告訴你周邊的有緣的人也要正知正見,我們的這個社會如果需要和諧的話,那正知正見是很重要的基礎,所以呀,佛教徒靠行爲來完成,不是你今天拿個皈依證,不是你今天拿個什麼菩薩戒牒,然後就證明我了不起,有人說,我是菩薩戒,我應該走在前邊,請問你做好了嗎?你做好了,就未必要走在前面,走在後邊才是菩薩,菩薩是謙卑的,不是張揚的,我希望大家都去努力,尤其我們的女衆佛教徒非常多,那正法爲什麼不興呢?因爲我們沒有做更多的努力,從此以後,大家要努力。
第四, 女性佛教徒要做隨緣自在的歡喜者。
你要隨緣自在,自在隨緣啊,你學佛了,你當然需要解脫自在了。那麼二OO九年,世界佛教論壇在無錫召開,在這個論壇之中,香港鳳凰網采訪過我,他問我,佛教徒有什麼樣的標准?我說有叁個標准,哪叁個標准,第一個,佛教徒要正常。你不能幻聽幻覺,《金剛經》說,它如夢幻泡影,它不實在,你爲什麼要把那不實在的當回事兒呢?所以你要正常啊,該吃飯的時候你要吃飯,該睡覺的時候你要睡覺。第一個正常,第二個要正經。你要有足夠的道德和修養,你不能說因爲我學佛了,我缺德,那是沒有理由的。第叁個要自在,什麼樣才能自在,活得越簡單的人,才會越自在,我也希望跟大家一起來分享。那麼如果說,要選擇一種信仰,那就是因爲,它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依靠,它可以改變和轉移我們的煩惱和痛苦,當然念經燒香,拜佛的最終是要用佛法來解決問題,那不解決問題,你學它幹什麼呢?如果說我學佛了,我不但沒有解決問題,甚至我更苦惱了,那這個信仰是沒有說服力的,所以說當我們解決了問題,我們就會歡喜,就會自在,當然我們還要遵守法律,遵守戒律,遵守道德規範,我想說,當我們可愛的時候,別人才會愛我們,我們可愛了,別人一定會愛我們,反之,如果我們不可愛了,請問誰會愛我們?沒有人愛我們,大家也都知道極樂寺過去的現實,我不想多說,我們一直在做著整容的工作,因爲我們不能要錢不要臉,那只有這樣的話,社會才能理解我們,接納我們,反之,社會就會鄙視我們,討厭我們,這什麼和尚啊?什麼佛教?曾經我在極樂寺,那是八幾年的時候,我看殿的時候,那麼我們的佛教徒表現不好的時候,人家會說,哎呀,你佛教徒還這樣嗎?這嚴重地傷害了我們自己的形象,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責無旁貸,你不代表你,我不代表我,你和我代表的就是我們佛教的形象,這個形象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的,所以我們需要可愛,別人一定會愛我們,那麼別人才會愛我們,我們現在的誤區往往是什麼?看佛教徒,看什麼?看名氣,這個人有沒有名氣,有名氣了,大家就覺得要尊重她,錯!不看名氣,簡單,你怎麼能看名氣呢?當然,你也不能看富貴氣,這人有錢我就尊重她,沒必要。第叁個,俗氣。這人特別庸俗,他等于還沒有信佛嘛,還沒有出家嘛,前幾天我們接到了一封信,說是什麼人民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結業,給我們拿來一看,希望我們佛教協會要怎麼樣安排,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你真的出家了,你會把這些東西看得很重嗎?如果你把這些東西看得很重,說明你又還俗了,因爲你不俗氣,大家才覺得你有尊嚴,因爲你有尊嚴,大家才會覺得,你才會被人家尊重,所以我們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所以我們的佛教徒中,大多數女性成份,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這樣一個現實,女性佛教徒的數量優勢,要提升爲質量優勢,需要克服自身的缺點,如嬌氣、嫉妒、懶惰、惡口、虛榮、愛哭、偏見、量小,我說優點肯定是很多的,但是個別的缺點,我們也是不能忽視的,當然男性佛教徒,也有很多缺點。還有愛計較,愛比較等等缺點,所以我有時候,我很尴尬,在寺廟裏,有時候都是好人,我承認都是好人,好人我也很感動,好人就是和好人不能合作,這是我最頭疼的事兒,爲什麼不能合作呢?她幹了,她心裏就不舒服,爲什麼?不應該啊,我們需要和呀,什麼叫和尚啊?和尚就是要以和爲尚,你要不是以和爲尚,請問你如何叫和尚呢?我要帶這個頭,我希望大家都能和,而不是希望大家鬥,我不希望,我已經膩煩,鬥的那種感覺了,因爲我不希望,文化大革命,我經曆過,我覺得很殘忍。代之而來的,則應該是大氣。如女中大丈夫,如此必然會不失本色,保持特色,耕耘出色。《法華經》龍女,也許是我們大家最好的學習榜樣,她能夠八歲的時候把價值連城的摩尼寶珠,把它供養出來,她可以成佛,我們是不是應該有這樣的大氣呢?我們當然學,不一定說你馬上就做到,那麼在這慶祝百年叁八節之際,對佛教的影響和走向,女性佛教徒,她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是不容忽視的,無論是社會家庭,佛教信仰責任的定位與擔當,必將引領社會人群對佛教的認知和理解,因此,我們還有理由相信,我們廣大女衆佛教徒的努力,整體佛教界將在和諧社會慈善濟世,道德修養等等各種方面做出我們女衆佛教徒特殊的貢獻。(現場熱烈的掌聲)
當然,我們說來說去,要落實在行動上,所以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我再次祝願廣大女衆佛教徒節日快樂!阿彌陀佛!(現場熱烈的掌聲)
《百年婦女節座談會上的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