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倫之道

  人倫之道

  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佛陀看到城內才德兼具的長者子善生,全身沐浴潔淨,在附近的園林向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禮拜。

  佛陀走向前說 :「善生! 你這樣禮拜有什麼意義嗎

  」

  善生回答 :「我的父親臨命終時告訴我 :『你要修持恭敬禮拜,先要頂禮東、南、西、北、上、下諸方。』我禀承父親的遺教,每天澡浴清淨,在這裏禮拜,從不敢違背,我也不懂這樣禮拜有什麼意義。」

  佛陀說 :「如果依照佛教的聖賢法,並不是以禮拜這六方爲恭敬。」

  善生問 :「請問什麼是佛教聖賢法中的六方禮拜呢

  」

  佛陀說道 :「善生! 谛聽! 我將爲你仔細講說。」

  善生說 :「我非常歡喜聽聞!」

  佛陀說 :「如果有人知道遠離四種系縛煩惱的結業,又知道六種減損財富的起因,同時能夠禮敬六方,那麼他今生必定能獲得福報善利,同時也能穩固後世善法的根基,這是有智慧的人所稱贊的。就是將來身壞命終,也必定能投生善趣、天界。」

  四種結業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如果一個人對于心中的貪欲、恚、愚癡,沒有自製的能力,人格就會像農曆十五以後的月亮漸漸黯淡無光,壞名聲將日有所聞; 反之,懂得自我克製、消除惡念,人格就會像漸盈的月亮,逐漸散發光芒。

  佛陀告訴善生童子,有六件事情必須防範,才能保障家庭經濟,不至于讓家財日日耗損。

  「一、飲酒。飲酒的人,神智昏昧,是百病入侵的門戶。飲酒使人身心放蕩,口無遮攔,恚怒一起則容易與人紛爭,使惡名流布,爲人所輕賤。由于飲酒辦事不力,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自然常去財利。」

  「二、博戲。賭博的人,十賭九輸,使財産日日耗損,尤其是賭輸的時候,很容易生起盜竊的心。同時賭博是投機的行爲,也是導致與人紛爭的根源,爲有德者所疏離,爲智者所不恥。」

  「叁、放蕩。好吃懶做,遊手好閑的放蕩人,終其一生無有是處。放蕩有六個過失 : (一)不能保護自己; (二)不能保護財貨; (叁)不能保護子孫; (四) 由于居無定所,常有驚懼; (五)惡事纏身; (六) 放蕩的人大白天睡覺,到了晚上又常虛妄幻想。」

  「四、伎樂作樂。生性虛榮的人,喜歡結交權貴,晏會作樂,同時也常希望他人宴請自己。在歌舞琴瑟等聲色的娛樂場所,染上放蕩縱欲、結交惡友等不良惡習,導致家業不興,倫理道德喪失。」

  「五、結交惡友。惡友不但不能幫助我們,還會拖累我們。比如,壞的朋友會引誘我們做壞事,或是圖謀他財,或是誘惑他人。壞的朋友,財利向自己,輕慢禍害向他人。」

  「六、解怠懶惰。家裏財寶盈溢,不愁吃穿時,不肯作務; 貧窮吃不飽時,也不肯勤勞作務; 冷的時候不肯做,太熱、太早、太晚都不肯做。不是嫌晚,就是嫌早、嫌冷、嫌熱,這樣怎麼能有所成就呢

  」

  佛陀告訴善生 :「這世間有四種行爲表面看起來很親近,實際上卻是怨家仇敵的征兆,是哪四種呢

  」

  一、敬畏而順伏的行爲。例如 : 先給與,後奪取; 給的少 卻希望得到很多的回報; 因爲敬畏,所以故作親近; 或是因爲利害關系,而表現出親密的樣子。

  二、華美的巧言。花言巧語的表現形式是,無論善惡對錯都贊同; 困難的時候就背棄朋友而逃; 碰到好事來到朋友處,卻暗中加以阻止; 發現危難之事,便加以推拒遠離。

  叁、恭敬服從的行爲,其實背後可能暗藏玄機。例如 : 事先說謊; 當下說謊; 發現小錯,就大肆攻擊。

  四、惡友相親。例如 : 飲酒作樂時,結交爲朋友; 睹博奕戲時,結交爲朋友; 淫逸放縱時,結交爲朋友; 歌舞作樂時,結交爲朋友。

  以上這些親近的行爲舉止,是不足以依怙的。一個有智慧的人,

  應該有覺知的能力,應該要快快的遠離,有如躲避深坑險道一樣的積極。

  佛陀還告訴善生 :「世間有四種親近的行爲值得效法,是人類的利益和救護。是哪四種值得親近的行爲呢

  」

  一、製止錯誤的行爲。發現有人作惡便加以製止,指引他人正直善良的行爲,以慈憫心對待他人,幫助他人獲得人天的功德果報。

  二、慈憫爲懷。看到他人事業有成,感到欣慰歡喜; 見人造惡犯罪,感到傷心難過; 時常稱贊別人的功德; 看到別人講說惡言惡語,能夠加以製止。

  叁、利益他人。護佑他人,不讓人放逸散亂、不讓人放逸失財、不讓人擔驚受怕。

  四、志同道合。爲思想一致的人,不惜奉獻出性命; 爲志同道合的人,不惜奉獻一切財産、排難解憂; 在沒有閑雜人等的地方,規勸教誡。所以說,防非止惡才能預防罪惡的造作,心懷慈憫才是真正的親近。

  當善生向佛陀請示,禮拜六方有什麼意義時 -----

  佛陀說 :「你這樣禮拜很好,倘若再加上觀想那就更好。當你禮拜東方時,就觀想這是在禮拜父母雙親。禮拜南方時,觀想禮拜的是師長。禮拜西方,觀想這是禮拜妻子。禮拜北方,觀想禮拜的是親朋好友。世拜下方,觀想禮拜的是仆使下屬。禮拜上方,則觀想這是禮拜沙門、宗教師。

  所謂六方,也就是 :

  壹、向東禮拜 : 表達親子之間的關系

  一、爲人兒女應以五件事敬順父母 :

  1.親侍供奉,讓父母衣食無憂。

  2.不論做什麼事情,應該讓父母親知道。

  3.父母親的要求,要恭敬順從的接納。

  4.父母親的正確指示,不敢違背。

  5.父母親從事的正當事業,不能中斷。

  二、爲人父母也應以五件事對待子女 :

  1.製止子女不當的行爲舉止,關心子女是否染上惡習,或交上壞朋友。

  2.引導子女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教他學得一技之長。

  3.慈愛子女入骨徹髓,關心子女的醫療病痛。

  4.爲子女成就美滿婚姻,爲其迎娶婚嫁。

  5.盡心盡力不使兒女饑餓、困乏。

  善生! 子女敬順父母,供奉父母,能使父母安享人生。父母愛護子女,幫助子女,能使子女事業有成。

  貳、向南方禮拜 : 表達師生之間的關系

  一、爲人弟子應以五件事敬奉師長 :

  1.盡力幫助師長,使師長得到應有的生活照顧。

  2.禮敬供養師長,假如有什麼好東西應先供養師長。

  3.尊重仰戴師長,經常對人稱說師長的恩德。

  4.師長有所教敕,恭敬承順不敢違背師長的教導。

  5.追隨師長的思想言說,憶持不忘。

  二、爲人師長也應以五件事教導弟子

  1.循循善誘,教導不倦。

  2.教導學生新的知識 以及過去不曾聽聞過的法門。

  3.學生有疑問,師長要有善巧方便解答其困惑。

  4.介紹學生結交善友,親近善知識。

  5.盡自己的能力傾囊相授,讓學生很快的學會老師的學問,使之青出于藍,更勝于藍。

  善生! 弟子敬順供奉師長,能使師長安穩,沒有憂患顧慮。師長盡心教導弟子,使學生成長,傳承學識智慧,利益人間。

  參、向西方參拜 : 表達夫妻之間的關系

  一、爲人丈夫應以五件事對待妻子 :

  1.以禮相待。妻子不是黃臉婆,更不是用錢買來洗衣煮飯的傭人。家事平等,丈夫要以禮貌、尊重、平等的態度對待妻子。

  2.威嚴不阙。對待妻子當威嚴時則威嚴,當疼惜時要溫言安慰。

  3.莊嚴以時。讓妻子能穿戴整齊,幫她買些裝飾用的飾品,維護她應有的人格尊嚴。

  4.衣食隨時。隨著四季的變化,要讓妻子衣食飽暖。

  5.委付家內。把居家一切事務交付給妻子處理。

  二、爲人妻子也應以五件事對待丈夫 :

  1.早晨在丈夫之前起床。

  2.等丈夫坐後再落坐。

  3.說話柔和,語氣充滿體貼慈悲。

  4.敬順丈夫的指示。

  5.體會丈夫的心意,與之配合無間。

  肆、向北方禮拜 : 表達親友之間的關系:

  一、爲人親友應以五件事對待親族 :

  1.盡己所能布施,幫助親友度過難關。

  2.若見親友犯過,應以善言慰喻,在沒有人的地方,勸導親友向上向善。

  3.凡事爲親友的利益著想,自己有一點好處,就與親友分享。

  4.與親友合夥創辦事業,要彼此信任,共同謀求利益。

  5.與親友相處要以真心實心,坦誠相待。

  二、爲人親族也應以五件事對待親友 :

  1.護佑親友不令放逸散亂。

  2.護佑親友不使放逸失財。

  3.護佑親友免遭恐懼。

  4.勸導親友廣行善事。

  5.稱贊親友的善行懿德。

  善生! 敬重親族能使親朋好友安居樂樂,無後顧之憂。

  伍、向下方禮拜 : 表達主從之間的關系

  一、爲人主管應以五件事對待下屬 :

  1.知道屬下的能力,知道如何運用其長才。

  2.提供生活衣食所需,讓屬下可以以心無旁骛的做事。

  3.適時獎勵慰勞,給予屬下工作表現的成就感。

  4.當屬下生病時,給予良好的醫護療養,照顧其身體健康。

  5.適時給予假期休息,讓屬下有正當的休閑活動。

  二、爲人下屬也應以五件事對待主管 :

  1.勤奮早起。

  2.計劃詳細周密。

  3.主管沒有給予的東西,不可私自取用。

  

✿ 继续阅读 ▪ 人中第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