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淨說法

  清淨說法

  《雜阿含經》八八八、八八九經 白話:

  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告訴比丘們 :「譬如月亮住于虛空,卻不染著于虛空,就像那剛加入佛陀教團的新學比丘,應具備慚愧柔軟,攝心斂行,持缽次第乞食。」

  佛陀問比丘們,比丘應該以什麼相貌進入檀越家說法

   比丘們表示,佛陀具足法根、法眼、法依,大衆願依佛教示,如法奉行。

  于是佛陀說道 :「如果有比丘進入信徒家,心不染著貪樂,對于他人獲得的功德利益,不生嫉妒,就好像自己獲得一樣; 不自我貢高,不卑下他人,這種人才有資格進入信徒家。」

  佛陀做出以右手觸摸虛空的姿勢,問比丘們 :「我這個手有染著虛空,系縛虛空嗎

  」

  「沒有!」比丘答。

  「學習比丘之道也是一樣。如果有比丘爲人說法,心中卻希望得到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這是不清淨的說法; 假如比丘爲人說法,念念弘揚佛教正法、戒律,善觀時節因緣,以慈心、悲心、憐憫心、希望正法久住而爲人說法,這才是清淨的說法。」

  佛陀繼續說道 :「假如比丘入信徒家說法,認爲信徒應該布施,而且要一次布施而不是漸漸布施; 希求布施很多而不是布施很少; 希求布施的物品必須很殊勝而不是很簡陋; 希求很快速的布施而不是很慢的布施。如果比丘認爲信徒沒有按照自己的希求來布施,就心生屈辱,就會退沒自己的信心,也會自生障礙,這是非常不如法不清淨的。諸比丘! 你們應當以清淨心,以無所得心,入檀越家而爲說法。」

  啓示:

  在《賢者五福德經》裏記載,賢者以清淨心說法,可以獲得五種福德 :

  一、長壽,賢者宣說善法要義,令好殺之人聞法而止殺,故得長壽;

  二、大富,賢者宣說善法要義,令盜竊者聞法止盜而行布施,故得大富;

  叁、端正無比,賢者宣說善法要義,令聞法者和氣安心、顔色愉悅而生光澤,故得端正無比;

  四、名譽遠聞,賢者宣說善法要義,令聞法者恭敬佛、法、僧叁寶,故得名譽遠聞;

  五、聰明大智,賢者宣說善法要義,令聞法者開解妙慧,故得聰明大智。

  

✿ 继续阅读 ▪ 洗浴身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