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如戰鬥

  修行如戰鬥

  《增一阿含經》二九○經:

  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說五種戰鬥人譬如五種比丘 :「第一種戰鬥人,著铠持杖,在踏入軍陣戰場的時候,遙見戰馬奔騰,風塵滾滾,飛沙走石,就已經心懷恐怖,手腳發軟了。譬如比丘著衣持缽進入村落乞食,舍戒俗而做在家人。

  第二種戰鬥人,遙見戰馬奔騰,風塵飛沙,不會感到恐怖,但是見到敵軍高幢揚起,便心懷恐怖,不敢前進。譬如比丘著衣持缽進入村落乞食,看到婦女容貌端正,內心不起欲想,但是如果與女人言語往來時,因言語調戲的因緣,就舍去法服,而還俗爲白衣。

  第叁種戰鬥人,入軍陣中,遙見風塵、高幢,不會恐怖,但是看到弓箭時,就害怕恐怖,無法作戰了。譬如比丘著衣持缽入村乞食,看到婦女容貌端正,乃至與女人言語往來時,內心都不生起欲想,候是如果與女人的手接觸時,心中的欲望就會生起而卸下叁衣缽具,還俗習于家業。

  第四種戰鬥人,入軍陣中,遙見風塵、高幢、弓箭,不會害怕恐懼,但是才剛要與敵軍厮殺時,就被俘虜,或被砍殺而亡。譬如比丘著衣持缽入村乞食,看到村落中有婦女容貌端正,乃至與女人言語往來時,心中都不起欲想,但卻在與婦女的身體接觸時,心中的欲望就生成了,然後這種比丘不舍法服,習于家業,就好像入陣被捉,不得逃脫。

  第五種戰鬥人,入軍陣中,遙見風塵、高幢、弓箭,不會害怕恐,與敵軍厮殺時,縱使被俘,也不心生恐懼,甚至還能深入敵軍境內,領導人民作戰。譬如比丘著衣持缽入村乞食,看到村落中有婦女容貌端正,心中不起欲想,如果必要時非得要與女人談話或接觸時,心中也不起欲想,反而能引度婦女。

  因爲比丘的警覺性很高,他仔細觀察到自己和美麗女人的身體,都是由穢惡不淨的叁十六物所組合而成的。是誰在貪著這個身體

   欲望是從何生起的

   難道欲望從頭頂生出的嗎

   還是從形體生出的呢

   仔細觀察此身了無一物,從頭到腳都是一樣。五髒所屬,無有想像,沒有來處。再觀此身緣本,不知所從來處,皆是因緣而生。

  比丘作此觀想,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得解脫,無明漏心得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從此不再來人間投胎受生。這就好像第五種戰鬥人,不但能降伏敵人,還能自在遊化。所以,我說這種修道的比丘能舍于愛欲,進入無所恐懼安穩的涅槃城。

  諸比丘! 你們應當觀察此身充滿穢惡不淨,除去色欲。比丘們,你們應當這樣學習!」

  啓示:

  處于二十一世紀快速多變的社會,人間比丘所要面對的修行境界又更加複雜了。比丘降伏欲念不僅要有不淨觀,更要擴大心胸,視一切老者爲慈母,一切年少者爲姊妹,以大乘佛教的慈悲平等,才能發揮菩薩道的精神。

  

✿ 继续阅读 ▪ 思報父母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