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不爽
有些不懂得佛法的人以爲證悟了空性就可以爲所欲爲,這其實是錯的,佛教是很重視因果業力的,就算你證悟了,過去的所作所爲都還是必須要去償還。所以因果和業力是很可怕的。
在韓國山上的一間小廟,住著當地一個比丘個一個來自過在的比丘,還有一個老人是廟中打雜的。
這老人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喝酒。每當這個老人離開寺廟到山下喝酒時,這兩個比丘便會很擔心,擔心他會醉倒在山路上被凍死,尤其在冬天遍地都是雪。
對這兩個比丘而言,阻止老人下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但問題是阻止不了他。當他下山了,不管又不可以,因爲畢竟是人命一條;去找他,隔天的功課和工作都會沒精神及體力去完成。經過一番討論,于是便決定打發他走。
老人知道了很不高興,便在當夜喝下了殺蟲劑,想嫁禍給寺院。可是在喝下去之後,自己卻又害怕起來,于是便跑去找這兩個比丘。
由于已經是晚上,找不到醫生,所以這兩個比丘便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不久老人吐出一些液體,而且也感覺到好了一些。
適逢當時廟中正在辦法會,二位比丘必須參與,再加上不敢讓人知道,于是便把老人鎖在房中,一有空便去看他。要知道,韓國人的民族意識是很強的,而寺內的其中的一名比丘又是國外來的,如果老人家想嫁禍的心還在,後果便不堪設想。
幾天後,法會結束了,兩位比丘便設法把老人送到醫院去,經過一番治療後,老人終于好了,但也花掉了叁十萬元,而這叁十萬元原本是准備在老人離開時給他的,是寺廟僅存的錢,但是卻成了他的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