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思維生命的源頭

  思維生命的源頭

  你們有沒有好好參悟早上說的“思維生命的源頭”,

  好了我希望大家講講,你可以發表你的感想體悟。

  你覺得哪些對你當下生命存在沒有直接關系的,你以前卻是很在乎的。

  哪一些對你的生命很重要的,你以前卻是疏乎的。

  你真的有認真的在找,

  當你找到時你就會自然的喜悅跟著出來。

  如果你沒有好好參悟,你不清不楚,你的生命在茫茫大海裏浮浮沈沈。只要你能夠掌握根本,你的生命就不會在大海裏浮浮沈沈。

  以前有上過佛學院的學了許多佛學知識,這很容易成爲所知障。

  學解脫道後從另外一方面用功會進步很快。

  學曆越高的我慢越大。如果你正確用功,爲廣大衆生服務,身心會越來越柔軟。

  所以世間法要看我們怎麼來運用。

  你要很清楚地知道空的特性特質你才能融入。

  你不清楚的知道的話這還都是頭腦的知見,四禅八定你進入不了。

  講生命的源頭不是開頭、起點、終點。

  所有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源頭,

  萬事萬物生生不息,不是起點、終點。

  用找尋比較不切合實際,用認清生命真相,

  它是另外一個系列,很容易變成一個抽象思維,是頭腦思維。

  找尋和它不一樣。

  我們講找尋生命的源頭要放下知見去找。

  你生生世世去修行是找尋,不是用語言名相頭腦思維。

  科學家思想家都是思維不是用生命去找尋。希望大家用生命去找尋。

  有學員講把法界的家與自己的家分開,找到了家不敢進去,

  是否是自我不知道?

  這個法界的家從來沒有關起門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禅宗講的無門關。

  在于我們了不了解知、不知道:處處無家處處家。

  你不了解你會抓取。當你了解後你就來到處處無家處處家,

  你會放下抓取,法界就給你無限。

  自我如何破除,找到方向逐漸在認識認清,你會越放開,

  你不斷在認識認清,你的生命就在提升。

  自我怎麼樣才能消失,剛才有學員講自我不死才可怕。

  自我流露出貪、慎、癡、二元對立。

  自我在那裏構築許多不甘寂寞的世界、夢幻顛倒的世界。

  所以佛經爲什麼講無我,宇宙真正的實相是無我,不是否定生命體消極悲觀。

  大自然展現的就是無我無私的特征特性,真正的上帝是無我無私的,

  不會是順我則是逆我則非,不會這樣的。

  所有衆生有苦會有許多顛倒夢想在做怪。

  讓自我消溶。八萬四千方法都是幫我們照見。

  最快速的方法是要看活生生的大地風雲經,

  去看生命有存在的各種因緣,自我才能消溶。

  自我很厲害,你用盡十八般武藝你都沒有辦法讓自我消溶。

  你用盡各種神通都沒辦法讓自我消溶。

  唯有智慧唯有了解生命的實相才能讓自我消溶。

  這是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佛佗鼓勵讓我們要來到貪、慎、癡的止息。

  修行過程是貪、慎、癡的淡化過程。

  這就是初果到叁果的過程。四果是我慢的徹底斷除止息。

  我們生命的源頭是什麼你要好好參悟,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你沒有好好參悟你就在人生的大海中浮沈。

  你沒有認真參悟什麼是方便法究竟法,

  你很可能在方便法裏繞而不知道。

  唯有你真的知道你才要把解脫道放在第一要務。

  你跟空海結緣,我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把找尋生命實相找尋生命源頭放在第一要務,

  你扣住核心,不然你還是在外圍繞,浪費生命。

  阿彌陀經中以阿彌陀佛爲皈依的問題。

  衆生在找可靠的皈依處,

  就像有人要賺很多的錢來歸依,不安能解決嗎?

  那不是真正的歸依處。

  有人覺得找個老公是生命的歸依處,但是老公是你真正的歸依嗎?不是的。

  佛教講究竟不究竟。空海幫大家找究竟的歸依處。

  過去你找尋的,你認爲可以安心的,

  它是讓你沒有多久的安全感,但是不久存在的不安又出現了。

  很多人把目標鎖在釋迦牟尼佛的身上。佛講他也會死的,不要這樣。

  他只是暫時協助你,是指月的手指。

  你要自依止,目標不能放錯。

  爲什麼空海不希望大家歸依空海,空海只是協助你。

  親近善知識不是生命的歸依處。

  是善知識幫助我們找到我們生命的歸依處。

  如果你找尋的不是生命的源頭,歸依那只是過程,不是究竟。

  你們生命的歸依不是空海,是大家有緣在一起相互協助成長。

  你說我們是父母所生的,是否應該歸依我們的父母?

  他們不是我們的究竟歸依處,

  他不是生命的源頭。

  他們也在找尋。

  有錢有權的人也都在找尋,

  大成就者、大智慧者法王、明眼人會告訴你,我在幫你成長,你們的目標不在我這裏,

  不在他們身上。

  法王、法師都是法界之子,空的子女。

  如果還找不到生命的源頭,只是找什麼佛什麼佛,你沒有找到究竟的歸依處。

  你自己有沒有自歸依?

  爲什麼當前佛教界把阿彌陀佛錯解了?

  把阿彌陀佛說是一個固定的形象、是一個衆生、一個特別大的佛?

  那麼阿彌陀佛從哪裏來?

  如果固定一個相就把阿彌陀佛小化了。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是代表宇宙永遠存在。

  唯有宇宙的源頭源流才是大家的究竟的歸依處。

  阿彌陀佛是宇宙的源頭源流,是生命的源頭源流,

  這樣的歸依就是回歸主懷是真正的歸依。

  內心恐懼不安時,空海幫你找到源頭源流,你還怕什麼?

  如果你按北傳佛教把阿彌陀佛給固定一個相,

  很可惜他不是生命的源頭源流,你還要去找。

  空海說的是真話,是早日幫大家找到源頭源流。

  世界幾大宗教都是信仰型的,佛教是最有資本幫大家找到源頭源流的。

  你內心痛苦不安才會了解淨土,才會念阿彌陀佛,繼續找。

  這不是源頭源流,你要認識它的特性在哪裏。

  關于阿彌陀經是真的嗎?我不回答。

  我想最初寫時的人有他的用心。

  阿彌陀經中,東西南北都有無量佛都在引導大家回歸。

  我最初覺得奇怪,這麼多佛還讓大家去找阿彌陀佛。

  東西南北方的覺悟者,都在引導衆生去找到生命的源頭源流,

  你把他稱爲什麼都可以呀。

  老子說生命的源頭源流勉強稱爲道,

  佛經稱爲空、阿彌陀佛呀。

  後人都死在文字上,見爭不斷,很可惜呀。

  很多人念阿彌陀佛不知道意思是會什麼。

  空海不念,有人認爲他不念是在批判淨土了,我不爭。

  你什麼時候能找生命的究竟歸依處,你找不到生命的究竟歸依處你的苦還在。

  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是宇宙之光是諸佛之母。

  變成了某種相,讓大家找不到了。

  知道生命來自于空,不是用頭腦的理解,你的生命沒有全面放開回歸,

  就象你知道無我,真正做到不容易。

  體證到空,與宇宙合一,安祥自在。

  當你沒有找到觸及到生命的老、病、死,內心不安才體現出來。

  德雷沙修女到最後才說出不欺騙自己,

  別人怎樣看我,我沒有找到就是沒有找到,她是聖賢。

  沒有找到前,她觸及這個問題,她的內心苦不安,

  當她要往生時她就不能全然的放開。

  如果你了悟了你就會全然的放開,讓法界來安排。

  如果她了解實相她可以回歸,也可以選擇。

  禅宗開悟人講回歸,可選擇。

  六道對他來說都一樣,到人間也同樣當牛當馬爲衆生服務。

  就是“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界限”。

  

✿ 继续阅读 ▪ 身念處修行法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