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發出離心 問答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發出離心 問答

  叁一四、怎樣對法生起堅定的信心?

  答:通過實修實證,有體悟,有見法,打開智慧眼,才能對法生起堅定的信心。

  叁一五、體悟到大自然法則的人是什麼展現?

  答:他會返璞歸真,不做鬼、不做怪,回歸到平凡、平實、平淡。佛很土氣,大自然更土氣。凡夫想成聖成賢,解脫者是回歸平凡。

  叁一六、什麼人不會退失道心?

  答:證到初果的人,或是體證到叁法印、四聖谛、見到法的人。

  叁一七、佛的十個名號含義是什麼?

  答:1.如 來:如同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來看待萬事萬物。

  2.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3.明行足:凡夫是無明行,佛陀、解脫者是明行足。

  4.善 逝:讓過去隨時歸零,隨時死掉。

  5.世間解:對世間有深度而正確的理解。

  6.無上士:一切衆生平等,用平等心來善待一切。

  7.天人師:當他具足前面那些德行的時候,理所當然受人尊敬。

  8.佛:覺悟者,了悟宇宙人生真理實相的人。

  9.調禦丈夫:能調禦最大的敵人——自己。

  10.世尊:世間很少的尊者法寶。

  叁一八、怎樣才能了悟真理實相?

  答:必須體證叁法印,否則是在方便法上繞圈子,無法解脫。

  叁一九、正確的念佛方法是什麼?

  答:見賢思齊,向佛學習,了悟真理實相,解脫自在。

  叁二O、錯誤的念佛方法是什麼?

  答:把佛神化了,高高在上,衆生向佛乞求,成爲次等人民,自卑心重,無力承擔。

  叁二一、好法門的標准是什麼?

  答:因爲衆生的根性不同,佛才講出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要以平等心尊重各種法門。法門無有高低之分,重要的是殊途同歸,都要來到讓心澄靜下來,然後去體悟真理實相——叁法印,從夢幻世界裏醒過來,解脫自在。

  叁二二、什麼是指月的手指?

  答:叁法印、四聖谛、緣起法都是指月的手指。法界、真理實相是月。通過聞思,然後來到實修實證,了悟真理實相,就是見月。

  叁二叁、什麼是自依止?法依止?法界依止?

  答:自依止:依四念處,不要心外求法,回到當下,回到眼前去現觀。

  法依止:回到解脫道上來,腳踏實地的去聞思修證,深入去體悟。

  法界依止:到最後一定要來到法界依止上,回歸大自然,以大自然爲師。

  增補:

  240、試說明“衆人只是常”的含義?(27頁)

  答:所謂“衆人只是常”,真正體悟宇宙人生真理實相,究竟涅槃解脫的人,都是回到平凡、平常、平淡的人。真正大徹大悟的人才是大智若愚。真正的佛陀,他是一個平凡、平實、平淡的人,但他講出來的都是法寶、是無價寶、是無價珍。淡中知真味、常理識真人,要去看到真正的解脫者,你要能從平凡、平實、平淡中看到蘊藏的玄妙、奧妙,去看到不平凡。真正體悟大自然法則的人、到最後他是返璞歸真的,都是跟整個法界、跟整個大自然溶爲一體,因爲大自然、法界展現出來的就在最平凡之中,然而裏面卻有最深奧的宇宙哲理與實相。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講的就是大自然、法界、宇宙的奧妙、玄之又玄、當你真正去體會、自我就會減少一分,到最後你一定會完全的臣服贊歎啊!直到我慢完全消失與法界溶爲一體。

  241、何謂六念法門?(28頁)

  答:一是念佛;二是念法;叁是念僧;四是念戒;五是念布施;六是念升天。

  242、什麼叫現見法?(29頁)

  答:就是現在世、今生、今世、這一生、這一世。佛陀以前帶領大家,都是回到當下來,然後好好去體悟,都是現在,你要活在現在才能夠見到法。我們今天要體悟佛法。真的就是現在,此生此世,就可修、可證、可達,沒有末法時期,因爲法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如此,就是活生生的呈現在大家面前,你只要將心慢下來、停下來、靜下來、柔軟甯靜、明覺保持,這樣你就能夠看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