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一章 概論 問答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一章 概論 問答

  十叁、爲何有老病死?因爲有——。爲何有——?因爲——。

  答:因爲有貪瞋癡。爲何有貪瞋癡?因爲有身見、戒禁取、疑。

  十四、修行爲什麼要有慚愧心?沒有慚愧心的修行是什麼修行?

  答:一個人要有慚愧心,就會不放逸,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貪瞋癡等。有了慚愧心,接受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身心柔軟、祥和、慈悲,才能聽聞到正法,不求人短,回來淨化自己。如果一開始沒有慚愧心、感恩心,那是世間法的修行。

  十五、如何做到破除疑惑

  

  答:所有疑問的破除是來自于實修實證,只要還沒有親證到,不管信心多麼堅強,裏面都有疑的成份存在。

  增補:

  22、世間人不喜歡的叁件事是什麼?(21頁)

  答:是老、病、死、這是我們內心深層不安的原因。

  23、世間人爲何去抓取?抓取的是什麼?(21頁)

  答:因爲我們內心不安的存在,所以要透過一些抓取來讓自己感到有些依靠,好像能借以暫時安下心,是爲了掩飾內心的不安,才向心外去抓取,但是你所抓取的那些都一樣是無常,頂多只是暫時滿足而已,不可能是永遠的,不可能是究竟的。

  24、什麼是究竟法?(22頁)

  答:找出根本原因,然後從根本來治療,不只是治標,而是治本。

  25、打好聞思基礎與建立正知正見的重要性是什麼?

  答:只要大家能夠歸零,靜下來認真進行聞、思、修、建立正知正見,後面的修證就很快,如果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你再用十年功夫,也極有可能在世間法裏面繞。在聽聞這些課程的講述之後,你會知道很多觀念跟以前會有很大的不同,你根本沒有想到的那些,看不到的那些,我們會把那些觀念深入解析出來。事實上很多課上的內容,不可能聽一次就能吸收消化,當你心越甯靜,聽聞的深度與吸收內容的深度就會不一樣。

  26、怎樣理解踢到鐵板與撞到牆壁?(26頁)

  答:當一個人處在麻木的不知不覺的狀態時,遇到或碰撞上了不順己意的事,他的反應是瞋恨心,怨天尤人,怪東怪西,認爲今天真倒黴,運氣不好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