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看清戲夢人生▪P2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是壞人;這個奸臣啦!看到他就很生氣!他都要陷害人,都很壞心、黑心…」。

  我們一般都會很快的貼上標簽,臺上的是非、好壞、善惡、對錯…,忠臣、奸臣…,都區分得很清楚。好!當今天上演的戲碼結束了,對于那些戲班的團員而言,還有沒有那些忠臣、奸臣、是非、好壞、對錯…?都沒有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如果是扮演壞蛋的人,今天沒有演好「壞蛋」的角色,你不夠凶、不夠狠,沒有讓觀衆激起一種氣憤的氣氛,表示你不夠投入、不夠壞,不行!這樣要檢討改進!明天要演得逼真一些。所以,臺上的人生、舞臺上的人生,是這樣的是非、好壞、對錯分別,而臺下呢?大家都是一家人,大家就是兄弟姊妹。臺上的仇恨會不會搬到臺下來?絕不會的。

  在臺上那位苦旦被人家陷害、蹂躏得這樣,大家都爲她在流眼淚,當然觀衆也會瞋恨那個壞蛋,但是當這一段戲劇結束了,那個苦旦會不會去瞋恨去陷害她的那個人?不會的。還有,當正在臺上演出的時候,飾演壞蛋的人、奸臣的人,他一直百般設法要設計陷害對方,或是要攻擊對方、打殺對方,請問那個飾演壞蛋、奸臣的人,他的內心裏面有沒有瞋心?沒有的。

  包括電影裏面的劇情也是一樣,那些飾演大壞蛋的人,他們要設計、陷害對方,傷害主角或是傷害苦旦,記得!他們的心裏面絕對沒有瞋心。那個憤怒或是鈎心鬥角是演出來的,因此就叫做「演技」啊!那是表演出來的,表演出我很生氣、我要陷害你、我要怎麼樣…,但是在他的內心裏面,很清楚的知道:我們是在做什麼?我們是在演戲。

  所以,當他打對方,一拳過去或是巴掌過去,有沒有真正的打?沒有,都是點到爲止而已。所以,不管臺上他演得多麼瞋恨對方,百般設計要傷害對方、殺害對方、辱罵對方、打擊對方,但是要知道那裏面沒有一點瞋心。劇情的演出看起來好像是有,但是演戲的人,他的心裏面要裝出有,因爲你如果沒有裝出來,臉相就呈現不出來,就會很假。演技的厲害就是在這裏,他要裝出有,但是心裏面卻沒有。

  一般衆生你們的演技實在是很差,不會假裝,你的臉部顯現出瞋心,你的心裏面就是真的有瞋心。

  像在舞臺戲上、或是電影裏面,包括說劉德華或是周潤發,他們在戲裏面被開槍多少次,成龍被開槍多少次,但是有沒有真正中過一槍?包括說有的黑道在電影裏面火並,要把對方打死,打得血肉馍糊,但是沒多久,如果片尾有播出一些趣味的NG畫面,他們還會活起來跟大家saygoodbye。所以,大家要知道,戲裏面是很逼真的演出,但是裏面沒有瞋心,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個人就是把我們每個人的角色扮演好,這一出戲才能夠賣座、才能夠成功。

  所以,當你飾演壞人,就要把壞人的角色演出來。因此,大家在臺上,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臺下則是感恩。如果你是扮演壞蛋,專門在對男主角來設計、陷害、傷害,正是因爲有你扮演黑臉的這個角色,才能夠襯托出男主角的偉大、傑出。所以,男主角他的成功,一定是由很多反串的角色、配角來襯托。

  在戲裏面,你百般的要跟我做對,百般的要來陷害我,但是當拍戲結束了,大家是在一起幹杯啊!當演完一段戲結束了,不一定要整個殺青,剛才我們打得鼻青臉腫,好了!現在:老哥!謝謝你啊!你剛才演得很好啊!這一出戲裏面,我這個主角才能顯現出我的包容量、我的智慧…。

  所以,在臺下是感恩。這一次我們是搭檔得很好,下一次當我們還要演出下一出戲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繼續來搭檔。我所看到的那些歌仔戲的臺上臺下就是這樣喔!臺上臺下都區分得很清楚。當臺上在演出,沒有真正的那些貪、瞋、癡。

  但是,你不要想說既然是戲夢人生、這樣是在演戲,那就隨隨便便這樣演出…。請問:他們是在臺上比較隨便?還是私下的生活比較隨便?私下的生活是比較隨便嘛!在私底下的生活方面,大家彼此就好像是哥倆好、嘻嘻哈哈的,當上臺在演出的時候,大家就會很認真。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學會「演戲的人生」,也要能夠看到你每一生每一世,每一段時間都是在演戲,你每天都是在演戲,只是你忘了!一般衆生,你都忘了自己是在演戲,而變成怎麼樣呢?一般衆生忘了自己是在演戲,而變成「假戲真做」,還會自編、自導、自演,但是這個「導演」卻又不認爲他自己是在導演。

  比如說,當你在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就去找一個“相欠債”的來,去找一個互相照顧的,去找一個跟你比較有默契的伴侶…,彼此走上結婚禮堂。事實上,就比如說你是男衆,你邀一個跟你比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跟你演出這一生「夫妻」的這場戲,如果以歌仔戲來講,這一出戲我選你來扮演我的太太,下一出戲就可能換成其他人。

  包括說楊麗花,或是明華園裏面的孫翠鳳,跟他演出太太的搭檔,就不會是同一個人,因爲每一出戲或是跟他演對手的壞人,也都不一定會是同一個人,這一出戲有這一出戲的成員,下一出戲、包括每一部電影,飾演周潤發老婆的,都不會是同一個人嘛!扮演劉德華老婆的,也不會是同樣一個人嘛!飾演林青霞老公的,也不會是同一個人嘛!

  但是在這一出戲裏面,每個人在每一個時段演出不同的角色,邀請不同的朋友、親友來跟你一同演戲。小時候,你“選擇”你的父母親,你扮演「兒子」的角色,你“邀請”他們來做你的父母親,你扮演小孩子的角色。當你到學校裏面,你是扮演學生的角色,老師在這一出戲裏面,他就是在扮演老師,也有同班的同學,不管是放牛班也好,反正大家就是有緣在一起。

  當同學們慢慢長大、結婚,是你去找一個跟你比較志同道合的人,來做我們的伴侶,因此你是邀請一位跟你比較志同道合的人,來跟你演出這一生的夫妻的這一場戲。至于這一出戲要演出多久,每一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的人演出叁個月就結束,有的人一年。如果志同道合,越演越有默契,這出戲就會演出比較久,可以白頭偕老;如果是志不同、道不合,沒多久!大家沖突不斷,于是就覺得「歹戲不要拖棚啦!」這樣就好了!

  但是在這個“演出”的過程之中,大家都是會「假戲真做」,沒有以平等心相對待。如果你知道自己是在演戲,我“邀請”你來跟我演出「伴侶」的這個角色,我會不會尊重你?我一定會尊重對方,你本來跟我就是平等的。這一生有因緣“邀請”你來扮演我的伴侶,我感恩你!你不是我的附屬品,我沒有比你偉大,我們只是志同道合,大家來把這一出戲演好、演成功,把這一生演出成功。

  生小孩也是一樣。生小孩就象是你現在要扮演爲人父母的角色,于是就生一個小孩,一樣啊!你就像“邀請”一位天使、菩薩,來扮演你的小孩,本質上大家都是完全平等,你是“邀請”他們來的。但是,衆生都忘了。當你生了小孩之後,就認爲「這是我生的、我養的…」,是屬于「我的財産」,我養育你、培育你,你要乖乖聽我的話…。衆生忘了你是“邀請”人家來扮演你的小孩,忘了你是“邀請”人家來當我們的伴侶。

  所以,你每天都在不同的場景出現、演出不同的戲碼、扮演不同的角色。雖然有的人已經是四十歲了,但是如果你遇到你的父母親,這時候你扮演好什麼樣的角色?「爲人子女」的角色。但是當你在家裏面,面對你的小孩,這個場景你又是扮演「爲人父母」的角色。當先生下班回來,你扮演的是做「太太」的角色。

  白天上班,你可能扮演的是「屬下」的角色,也可能扮演「老板」的角色、「主管」的角色。當我是老師,到學校裏面在教書的時候,我是扮演「老師」的角色,但是有可能我要繼續再進修。當我到研究所裏面去進修,我面對教授,我扮演的是「學生的」角色。

  所以,每個人每天都在不同的場景出現,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是你有沒有清楚的知道:我現在在什麼場景,我應該把我們這個角色扮演好。

  我在法院裏面;個法官,我要扮演好「法官」的角色,回到家裏,你是不是還一直在扮演「法官」的角色,把家庭裏面的小孩、老婆,都當作犯人在審判?!

  當你在演戲的時候,除了要更換不同的角色之外,一般衆生都忘了臺上、臺下。夫妻一樣要有臺上、臺下之分,爲人父母、爲人子女,一樣要有臺上、臺下之分。比如說,你現在爲人父母,要教導小孩子做功課,施予他們一些家庭教育、協助他們成長,這時候你就要扮演好「父母親」的角色。

  但是,當小孩子去上學,小孩子不在家,或是當你們夫妻獨處,這時候你不是一直在扮演父母的角色。比如說,當你在小孩子的面前,你要做出那種一板一眼的教化工作,但是如果是夫妻獨處的時候,你還在那裏一板一眼,這樣很累耶!所以,不同的場景,一樣啊!我剛才面對小孩子,是上臺扮演「父母親」的角色,協助小孩子的功課告一段落之後,好了!我現在下臺。

  夫妻也是一樣喔!大家都是要有智慧。首先大家要了解一點,就是你們每天都是在演戲,你知道嗎?如果你不知道,表示你一直在「假戲真做」,而且你的人生沒有臺上、臺下的之分,你的人生是很緊、很苦的。

  比如說,我現在在各位面前,這時候我是演出「講經說法」的戲碼,但是我一樣要有臺上臺、下之分。當我下臺,有時候還去泡溫泉,去泡溫泉有沒有罪過?沒有罪過啊!對身體很好啊!我也有寫作、要講經說法的時候,看不同的場合情況之下,扮演我當下的角色,但是我也需要有私生活的一面,有時候我也要運動,有時候穿著運動衣,有時候穿著短褲啊!難道不行嗎?!

  我們要以「演戲的人生」,來融入每個不同的場景。每個不同的場景,你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當下你就扮演好你當下的角色。如果我去泡湯,這個地方是規定要穿泳褲的,我就要入境隨俗,跟著人家穿泳褲。如果這個地方規定是全裸的,我們也要入境隨俗。你不能還是這樣一板一眼,或是有的人他們認爲:那個地方都不要去,我們是出家人,我們比較高尚,我們是修行人,不要去那些地方…。

  如果你是認爲這樣,我們就隨緣吧!但是,你的人生、你的範圍會比較狹窄,你的路也會比較狹窄,因爲有很多方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對自己有好處,但是如果我們內心裏面還是有很多框框,往往會把自己局限在比較狹窄的範圍。所以,大家要會演戲。

  但是,你又不要認爲說:既然是在演戲,我們就邋邋遢遢…。不是的!如果你真正會演戲,是這樣:你不同的場合,演好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我也可以演醜角啊!演戲的人生是有臺上、臺下之分,因此我一樣可以有正經八百的時候,我也可以有很輕松、很放松的時候。

  在廿年前的出家衆,如果你穿著短褲去運動,人家就認爲你不是出家衆、是還俗…。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你需要運動啊!難道出家人就不能夠運動嗎?!所以,演戲的人生是有正經的時候,也有很放松的時候,然後他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角色演出。再者,演戲的人生,臺上是正經八百的演出,我也沒有任何瞋心;臺下更是哥倆好。臺上我們有演對打戲、我們有演出瞋心,但是到臺下就是一家人、同吃一鍋飯。

  以「世間法」而言,你們就好像上臺在演戲,有男有女、有出家相、有在家相,有大人、有小孩…,有年紀比較大、有年紀比較輕…,每個人都好像有不同的臉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的人是公司的老板、有的是主管…,有的是家庭主婦…。以「世間法」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正在演出不同的角色。但是以「出世間法」而言,我們完全平等,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一體世界」。

  如果你知道你來這裟婆世界,是透過演戲、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體驗你的人生、你的生命,這樣表示你已經逐漸的醒過來。如果你真的了解你在這裟婆世界裏面,你是在「演戲」,你會很認真的去做、也會很認真的放松,不管任何場景,就算你在扮演壞人、扮演壞蛋的角色,你的內心絕對不會有真正的瞋心,不會有真正傷害別人之心,因爲你清楚知道,每個同胞、每個曆緣對境,都是我們「邀請」來,協助我們成長的同修道友。

  如果你的內心裏面,還有貪心、還有瞋心、還有嫉妒心,表示你還沒有醒過來,還沒有真正醒過來。只要你真正的醒過來,就會知道我很認真的在跟衆生「演戲」,但是心裏面卻絕對沒有任何的貪瞋、嫉妒心,絕對沒有。

  內心裏面有的只有感恩、感恩!每個人到我們的身邊來,都是來協助我們成長,不管是夫妻也好,父子、母子也好,都一樣!每個人到我們的身邊來,那是跟我們有緣,有很多是我們感召而來、我們邀請而來的,來協助我們經驗、曆練。

  每一位到我們身邊來的人,不管是扮演壞蛋的角色,或是扮演師長的角色,都是在協助我們成長。「朋友」是在協助我們成長,同參道友也是在協助我們成長,沒有一個人是「應該要怎麼樣、要怎麼樣…」,我們沒有那種權力去要求別人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沒有那種權力的。

  當你有那一種要求,要求別人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表示你還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因爲你還沒有體會到一切衆生都是平等,每一個衆生都是很神聖的,都是完全平等,我們只是邀請他們來扮演不同的角色,讓你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去經驗、去學習、去曆練、去成長。

  所以,爲人父母的,對我們的小孩子,要用平等心來尊重他們,感恩他們、協助他們成長,我們自己也一起成長。有結婚的夫妻們,也是一樣,要提升我們的心境,來到完全以平等心來尊重每一個人,以感恩的心來尊重每一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沒有!

  大家真的要開啓智慧,醒過來!你的人生就真的是海闊天空,以宇宙爲舞臺,到哪裏都是以慈悲心、愛心善待一切衆生,到哪裏每個衆生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進一步而言,每個衆生都是我們自己。

  *時間:2007.4.28. 地點:北投龍雲寺 主講者:空海(惟傳法師)

  

  

《看清戲夢人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