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如何做到時時刻刻覺性、覺悟活在當下?法師方便留給末學、有機會請教的聯絡電話嗎?(2010.10.15臺灣毗尼日用切要)
答:我聯絡電話就是我們靈泉禅寺常住嘛!這裏我們先來講,如何做到時時刻刻覺性、覺悟、活在當下。講到這裏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學佛經曆叁十年,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國中時期就開始在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所以我從很小就很喜歡探討生命哲學。國中時期就去探討,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裏?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我這一期來這個地球,我的生命意義在哪裏?我不希望如同一般這樣的、如同草木腐朽,空走人生一趟,那到底生命意義在哪裏?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所以這是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在想要探討、要了解,那到青年時期就接觸佛法更多。
所以我前面,學佛如果是分叁十年的話,前面的十五年,我是在大乘佛教、大乘佛法裏面,在學習在鑽研。到我叁十歲的時候,那時候我正式成爲中醫師,我是正式合格的中醫師,有牌照的。那我成中醫師之後,我在和平醫院服務,和平醫院服務兩年之後,後來爲了再進一步去深造,所以我又放下工作,進入佛學院裏面去鑽研、去讀書,所以讀過兩所佛學院。第一所因爲我覺得這樣的教法、教育的觀念方向,我不太能夠適應,所以我又就繼續再深造。那剛好那時候的、有某位佛學院的教務主任,他是我的朋友,那他在辦學,而且又有辦研究所,所以他就邀請我過去那邊去讀書。所以就在那個禅學院的研究所那幾年期間,真的全心全力的深入經藏的聞思修,包括教理以及佛教史,都下功夫去深入研究。
我本來那時候,就准備隨時要現出家相,出家的心早就准備。但後來發現,我那時候還是用在家的身份去學習,可能那時候會更好,所以我就選擇,在家居士去學習。當我學習、深入在研究所裏面深造之後,後來從佛教曆史、從各方面,我發現《阿含經》的珍貴,原始佛法的珍貴。那所以後來十幾年,我用很多的時間在學習原始佛法,學習南傳的佛法,包括南傳的修行法,南北傳我都同時在學、在修。所以到後來發現,真的北傳有北傳的優點,南傳佛法有南傳的優點。那到後來我發現,這兩方面真的可以相輔相成。所以對我而言,到公元一九九九年開始,已經沒有南北傳的這些問題,對我而言它是圓融的,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後來這十年來,出來跟衆生廣結善緣。我講的經,經的核心骨幹是《四部阿含》,然後也一樣有講大乘的《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阿彌陀經》,我一樣都有講。但是那個骨幹核心,會回到原始佛法。因爲原始佛法,佛陀講的那個修行次第、步驟,很明顯、很清楚。我們要解脫、我們要修行,聞、思、修、證、叁十七道品如何展開,佛陀都講的很清楚。那我們有這樣的次第、步驟,我們就容易對比我們現在在哪個階段。就好像,我們得到了成佛的那個寶藏圖。我們一看,就可以清楚知道,我們現在在什麼位置,有沒有走偏、有沒有走偏差?有沒有迷失?所以這方面是跟大家分享,我們說要,诶,依解脫否?行解脫道,它是有次第有步驟的。
所以我們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錯啊!但怎麼做到?修行的次第步驟裏面,它有次第有步驟,告訴我們怎麼樣去做到。那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除了聞思的階段,再來就是要來到落實實修。那實修,以佛陀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引導大家用的就是,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四念處是落實實修。我們要成佛的四個階段——聞、思、修、證,前面的聞思,佛陀跟我們講經說法,講教理、教義、講宇宙的真理實相、講叁法印,也解析我們痛苦的原因在哪裏,種種苦的現象苦因在哪裏。所以前面的聞思,建立正知正見,再來進入第叁階段就是實修,那佛陀用的方法,就是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那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就是從身念住開始,開發我們身體的明覺。第二是受,開發我們的覺受,讓我們的身、心,從原來不知不覺的世界裏面,逐漸的開發明覺,逐漸的覺醒過來。進入到第叁個階段,就是心念處的開發。心念處的開發就是一般所謂的明心見性的那個明心的階段。你要開悟、要見法、要見性,你前面這個明心的階段要有。那四念處的前面的身、受,這二個步驟,就是在准備進一步來到開發心念處,也就是做明心的准備。當你經過這叁個階段,身、受、心,第四個階段是什麼?法念處,法念處就是要見法。你要見法,一方面看到我們深層潛意識裏面的種種結縛,你才能夠打開那些結;你才能夠真的越來越輕松自在;你才能夠真的開啓高等的智慧,所以那是有次第有步驟。
那你問說如何時時刻刻,能夠開發覺性、覺悟、活在當下?就是透過四念處的這樣的一個修法。那前幾天也有跟大家講,你怎麼樣當下就要開發我們的明覺?我們早上早覺,早上一起來,我們就要動作啊、要走路啊、要工作啊。記得!每個當下,把你的心跟你的身做完整的結合,腳到心到、手到心到,工作做什麼,你就置心一處,把你的身、心結合在一起,這樣你的明覺,就會不斷的開發、開發。當然在這個過程,你的心很容易跑掉,跑東跑西,或是起種種的妄想,或是在那裏又在展現我慢、起貪、起嗔。只要你有聞思了,只要你有在應用法,你這些瞻前顧後的習性,它會慢慢的扭轉過來、慢慢的改變過來。那些沖動的習性,它會慢慢的緩和下來,你就自然會逐漸的流露出叁妙行。你不厭其煩、很有耐心的這樣,點點滴滴的提醒自己,活在當下、開發明覺,有覺有知的去做你當下正在做的事情,這就是時時刻刻都在開發明覺、開發覺性、也在開發你的佛心、佛性。這個方法很重要,那是隨時都在用功,隨時都在開發明覺的。
那我個人的講經,我不偏北傳也不偏南傳。我是覺得對衆生有益的,我們就把它如實的呈現出來,來跟普天下衆生分享,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