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世間的禅定跟世間定有何不同?

  出世間的禅定跟世間定有何不同?(2010.12河北set-003—1)

   答:練功夫就是世間定,那跟出世間的禅定有什麼不一樣。這一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爲這個是很多人不容易區分,而且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問題。好,我先跟大家來分享一下。

  一般人,如果你沒有深入去聞思,你不了解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的話,你所修的定,你的用功大部分……一般人如果你沒有深入聞思的話,對于什麼叫世間法、出世間法如果你不清楚的話,那你的修行,包括修定,很多你是在世間法裏邊下功夫,你不知道。你是把世間的那一套思維運作方式、那一套習性、那一套追求的方式,把它轉換到修行方面,這樣而已。那你還是用世間法的觀念知見在修,但是你不知道。

  所以爲什麼強調說聞思很重要,那世間定跟出世間定有什麼樣不一樣呢?先講世間定的修行,世間法、世間定的修行。世間定他是強調定力、強調定境、還有禅相,那有的也會想要追求神通。世間他就是在禅定力啊、禅相上面下功夫。再來,因爲他內心會有希望:我希望我早日修行有成、或是有神通、或是有什麼樣的禅境、或是我早一天開悟了,我可以贏過別人,他心靈裏面是有“我要贏過別人”那一種心。很多人修行他就想:我修、修、修,將來我可以比別人高。像這樣的話,這裏面都帶有人我相在修,帶有比較的心在修。

  再來如果是在世間定下功夫的話,那會越修越固執、越僵化,這一點,是很多修行人不容易覺察到的。他雖然很精進努力用功,但是他卻越修越僵化、越固執,或是稍微有一些禅相,稍微有一些感應,或是有一些定力,有一些成就之後,很快那個我慢就一直長養。你修行沒有什麼感應、沒有什麼成就,那還會比較乖乖的修,稍微有一些禅相、一些感應、一些突破之後,就認爲自己:已經明心見性了,自己境界很高了,結果很容易長養我慢。

  所以世間法的修行是在滿足自我,在世間裏面追求不到的,然後他轉到修行界裏面來,想要追求他想要的。這是世間的這一種觀念、用世間的那一套觀念在修行。而且也很容易,當你越精進用功,如果你的觀念知見不正確的話,也很容易,因爲會産生一些禅相,那這些禅相會導致你的貪愛,你還以爲我修行有成了,你以爲:我看到什麼聖境了,看到什麼境界了,結果會引發起你的貪愛之心。那只要你貪愛那些境界,很容易漸漸的走火入魔。

  所以正知正見很重要,在八正道裏面佛陀都特別強調,正見爲首,正定是排在八正道的最後面。你有正知正見,後面就好辦,所以正見很重要。

  那出世間定有什麼不一樣呢?出世間定就是在開發明覺,它是在培養我們的定力,開發明覺,要把這些明覺用來反觀我們內心的種種問題。出世間定,他是培養定力,讓我們不至于一直的、盲目的往前沖、沖、沖。出世間的定力,一方面培養定力、一方面開發明覺之後,我們隨時反觀、照見我們種種問題,遇到逆境,或是曆緣對境有痛苦、有憂悲惱苦、有我慢,我們當下去找出我們的原因在哪裏。

  所以出世間定是開發明覺跟定力之後,回來照見我們心靈深層裏面的種種結縛,也就是回來掃除我們意根裏面的那些病毒、那些錯誤的方程式。所以出世間定,那是幫助我們心靈的淨化,開啓高等的智慧。那出世間,當你逐漸的成長,開啓高等智慧,那個自我他是越來越淡薄、越來越渺小、越來越淡薄。

  所以跟世間法不一樣的走向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世間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固執、越固執,或是我慢越大、自我越膨脹、越膨大,我慢越大。那出世間法的修行、出世間定呢,他是讓我們自我越來越渺小,越來越淡化,但是絕對不是自卑,是越來越淡化,越來越淡薄,自私自利之心越來越淡化、越淡化。當你越淡化那個自我,你的心靈品質就不斷地在成長、提升、開啓高等的智慧。所以這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不一樣的,用功著力點不一樣,動機方向目標都不一樣。

  當你開啓的是出世間法的這種禅定,那你就會慢慢來到止觀雙運,用定力、用明覺去見法,去開啓高等智慧,了悟宇宙的真理實相。當你了悟宇宙真理實相的時候、了解生命實相的時候,很自然的那個我慢、自我,他就很快的淡化、消失。所以出世間法的定是用來淨化、用來了悟宇宙真理實相,不是用來長養我慢。那如果你修的是出世間定的話,你的身心一定是越來越柔軟,一定是越來越柔軟,而且越來越懂得感恩,越會流露出慈悲心跟大愛的心。你的心靈世界越來越祥和,你的人際關系也會越來越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