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皈依佛門,請師父明確給我們講一下具體的條件。(2010.12.23靈峰寺)
答:你要皈依佛門,那你就去找一個不錯的佛門,看你覺得哪個佛寺的門比較好,你就去皈依。你是要皈依佛門還是要皈依善知識,這個要,這個要搞清楚。大家好好地認真、深入聞、思、修,認真地走在淨化、自淨其意的解脫道上,這是真正實質的皈依佛門。而且這個佛門不要把它狹窄化,並不是說光只是進入佛教的體系,然後跟其他宗教就把它排斥開來、分別開來,不是這樣。
因爲佛門講的是智慧之門,解脫之門,佛門講的是覺悟之門,也就是開啓智慧。所以我們要正確地理解,佛門,它不是一個佛教的一個專有的名詞。佛門講的就是,因爲這個佛就是覺悟,覺醒、覺悟。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怎麼樣讓我們自己早日覺醒過來,開啓智慧,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所以我們是親近那些有智慧者,就像佛陀、古聖先賢,我們跟他們看齊學習,這是真正實質的皈依佛門。但我們要能夠來到真正開啓智慧,或是要淨化我們的意根,或是要走在正確解脫路上,這個不容易,因爲修行路上岔路、歧路非常多,所以需要一些善知識來協助我們。
所以我在河北,就是上一次離開這裏之後到河北,在那邊我有講過,皈依的叁種不同的層次:錯誤的皈依、還有方便皈依、還有究竟皈依,大家要正確清楚了解,才不會沖錯方向。我想改天這方面跟大家再講一下好啦。因爲我們這邊人多,我們改天如果我有時間的話再把它整理一下,然後再跟大家講解皈依的意義、深義。如果你錯誤理解的話,你是在依人而沒有依法;錯誤理解的話,是在找尋大師、找尋偶像、找尋大法王、找尋活佛。如果錯誤皈依,那就會變成只是一直在追尋人,依人,崇拜偶像,這是錯誤的。如果你觀念知見正確了,我們是親近善知識,請善知識幫我們來到究竟皈依。那這個究竟皈依,不是在某個人的身上。我們是親近善知識,但是那個皈依的終極目標不是在某個人的身上啊,不是緊緊追隨某某大師,不是。那是一個過程,他是一個指月的工具,協助我們自依止,協助我們法界依止。法界依止講坦白一點、講明白一點,就是協助我們找到生命的究竟皈依處。這方面,改天再找時間跟大家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