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有一些疑惑,你說阿彌陀佛是法界,是空,那阿彌陀佛這個彌陀經是佛所說的嗎?如果你說阿彌陀佛是法界,當我們內心起恐懼不安時,應以什麼爲依歸呢?我就像是一個小孩子,還需要一個大人來導向,因爲我以前一路上以阿彌陀佛爲依歸,現在你說我們把他給誤解了,那我們恐懼不安的時候,該以什麼爲依歸呢?(2010.3馬來西亞27)
答:因爲當今佛教界的很多主流派的、尤其是北傳的,一般的認知是這樣,但我說良心話,這是錯誤的導向,而且是大大的誤解佛陀的本懷,也大大的誤解阿彌陀佛的本懷。
我知道衆生都在找尋依歸,找尋一個讓心靈可靠的一個皈依處。就像有的人,他認爲說:我賺取很多的錢可以讓我安心,要知道,那個錢就是他現在認爲的可以讓他安心的一個皈依啊。但是錢真的能夠解決嗎?可以嗎?沒辦法。所以這一種依歸是不是真正的依歸處?是不是?
有的人認爲說:我結婚有個老公就可以靠、可以依靠,這樣我就可以安心啊!所以她認爲找個老公這是她生命的一個依歸處,她的一個停靠的港口,依歸處。但是老公真的是你生命的皈依處嗎?是嗎?不是!所以佛教有講說“了義不了義”,你是暫時的皈依還是究竟的皈依?所以佛陀都會強調要找到究竟皈依處,空海就是幫助大家找到生命的究竟皈依處。
過去你所執著的、所抓取的、所認爲這個是非常值得去努力奮鬥的,那是因爲你認爲這裏邊有讓我們可以安心、可以歸依的,所以你才去做,但是往往都是在世間法裏面做,往往是不了義,它只是讓你一時、沒多久的一種覺得安全的感覺,但是沒多久之後你又發現:不是啊,我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
再來比如說,很多人把他的目標鎖定在釋迦牟尼佛的身上,認爲釋迦牟尼佛是他生命的善知識,是他要依歸、皈依的一個目標。但是佛陀坦白跟我們講,他一樣會死啊,他一樣會離開衆生,你們不能夠把目標放在他身上啊,所以你們要自依止,要法界依止,我只是在這個過渡時期,協助你們成長而已啊。真正明眼的善知識他一定會老實說,一定會這樣的。他如果真的了解真理實相,他一定知道,我只是個指月的工具,就像說你還沒有成長的時候,我牽著你的手走路、協助你,但是你要長大,我也協助你要找到那個究竟皈依處。你們的目標不是在這個指月的手指上面,不是在我佛陀的這個身上,目標不能放錯。
所以爲什麼空海不希望大家把目標鎖定在空海身上,然後緊追隨著空海,因爲我也只是個工具,我也只是個方便,我不是你們生命的究竟皈依處啊。但是在這個成長的過渡時期,你覺得我能夠協助你,我可以協助你,我可以幫助你。所以我們說親近善知識,不是把善知識當作我們的生命歸依處,親近善知識是請善知識幫助我們找到生命的究竟皈依處。本末要搞清楚。
所以要了解,如果你所找尋、所要真正皈依的不是你生命的源頭、源流的話,那通通只是在你生命尋尋覓覓的過程一個過渡時期的皈依而已,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真正究竟的皈依一定是跟你生命的源頭、源流直接關系的。你們的生命源頭、源流是不是空海這裏啊?不是啊,所以我不是你們的究竟皈依處。
你們在座的女衆、在家居士,你們的生命源頭是不是你們的老公啊?所以你們的究竟皈依處也不是在那裏,是大家有因緣在一起,大家珍惜,然後相輔相成,大家互相成長,但,不是生命的究竟皈依處。
那也許你認爲說:我是我父母親所生的啊,那我的皈依處是不是在我母親?你皈依你母親,你母親要找誰皈依?這是世俗的母親是不錯,我們家庭裏面的母親這是我們世俗的母親,但是她不是我們真正生命的究竟的源頭,包括我們的父母,他也在找尋生命的源頭,他也要回歸到生命的源頭啊。所以大家要弄清楚,所有的衆生包括所有的不管大官、或是再富有的人啦,他們都在找尋。
宗教界裏面,你認爲說大修行者、大成就者,或者活佛、法王……要知道,我們沒有否定他們在幫助衆生成長,但是,如果他真的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他真的是明眼人,他一定會清楚的告訴你:我是幫助你們成長,你們皈依我這個善知識、你皈依我,那只是一個表征而已,你們的目標不是在我這裏,不能把目標鎖定在善知識的身上。
如果他真正的是明眼人,他一定會這樣,他一定是協助你成長、獨立,然後來到找尋到生命的究竟皈依處。因爲所有的修行境界再高的人,包括你認爲說大成就者、大法王,活佛,或是大師、上師、無上師,都一樣,統統是法界、上帝之子,統統是空的子女。
如果你沒有找到這個生命的源頭的話,你只是找尋一個大師、一個偶像,或是一個什麼佛,那你還是沒有找到那個究竟皈依處啊。所以釋迦牟尼佛,原始佛法經典裏面都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他絕對不是要衆生把他當作究竟皈依處啊。
所以常常提醒大家你們要自皈依啊。這裏這個問題提到就是說:爲什麼說當今的佛教界把阿彌陀佛誤解了?錯解了?因爲佛教界把阿彌陀佛變成一個特定的一個形象,而且是在他方世界,而且是變成一個佛,一個衆生,一個特定形象的衆生,他只是心願、悲願比一般人大。
那這樣的話,如果他是一個衆生、他不是一個宇宙的源頭、源流、生命的源頭、源流的話,那他只是一個特別大的一個佛、一個衆生。那這樣的話,你這個阿彌陀佛你的源頭、源流在哪裏?你從哪裏來?所以,如果把這個阿彌陀佛變成某種固定形象的一個佛的話,那這是矮化了,而且讓衆生又沒辦法找到那個生命的源頭。
所以本來阿彌陀佛講的就是宇宙的這個源頭——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壽講的就是宇宙他是永遠的存在,他是永遠的存在,無量光那是代表宇宙的宇宙光。我們前幾天有看那一部影片,就是宇宙的這個源頭、源流,唯有這個源頭、源流才能夠成爲我們生命的究竟皈依處,而且才是真正大家生命的究竟皈依處。
所以如果你把這個阿彌陀佛正確的認清他是什麼的話,你了解原來這就是宇宙的本體、宇宙的源頭、源流,他是所有萬事萬物生命的源頭、源流,是我們真正生命的源頭、源流,那這樣“南無阿彌陀佛”意思就是:回歸主懷。
基督教、天主教他們都要回歸主懷,佛教本來講這一句“南無”那是一個皈依呀,皈依不是我這個人然後去找一個善知識然後皈依他,不是,這只是一個表征、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方便而已啊,真正的“南無阿彌陀佛”真正的意思就是:“回歸主懷”,回歸我們生命的源頭、源流。如果你能夠認識、認清到這樣的話,那你說內心恐懼不安的時候,空海是幫助你找到真正的生命的源頭、源流,你還恐懼什麼、還怕什麼?
那如果你把他變成像一般現在佛教界所認識的,那這也是北傳的問題呀,南傳他們根本不了解這些呀,南傳佛教界根本不了解這些。所以剛才有學員就提到啊,他以前學北傳的,在念阿彌陀佛,後來學南傳的,南傳跟他們講沒有阿彌陀佛。所以這個就是如果你把阿彌陀佛只是變成像北傳現在這一種觀念,只是一個特定的形象,那真的是很可惜啊,你只是又去找一個避風港,避避這樣而已啊。
如果他不是你生命的源頭,這一尊佛一定會告訴你:你要繼續成長,去找尋、找尋到生命的源頭、源流,你還要繼續再找,如果他是一個特定形象的一個佛。事實上空海是講真話,是幫助大家去早日找到我們的生命的源頭、源流。
在世界存在的幾大宗教,他們對這個源頭、源流並不是很清楚,所以用信仰的,用信、用相信。佛教是最有本錢可以把信仰這個層次再突破、來到求真求證。我早上有講過嘛,佛教是最有資本來解開、來突破這個信仰層次,來到真正求真求證,然後回歸,這時候你才真的了解之後大安心、大自在,上帝在哪裏你清楚知道,不是一個信仰而已,你內心裏面所有的憂悲惱苦、不安才會真的化解。
所以你如果喜歡淨土的、念阿彌陀佛的,一樣,你可以繼續,但是我是希望你能夠提升到認識、認清阿彌陀佛他不是某個特定的形象,而是我們生命的源頭、源流。你現在重要的就是要去正確認識他,到底他的特征、特性是怎麼樣,然後他在哪裏?你要清楚的認識他,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