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明天就會後悔,所以那時候就出來……你們現在所聽的那些資料,那是從公元2000、2001年開始講的。
那爲什麼空海講經說法的方式跟一般的不一樣?因爲我是看到活生生的法、活生生的真理、活生生的生命實相。我看到的是宇宙的真理實相,那我希望人類真的要重新來認識,重新來了解。如果人類的認識、認知沒有重新了解的話,真的這樣沖下去,人類是沖向毀滅啊。
如果人類能夠重新來認識,重新來了解,一方面懂得我們跟大自然的密切關系,了解地球是我們的母親,人類會重新、由衷的來改變態度,重新來認識、重新來愛護,當人類真的能夠重新來愛護之後,我們人類的命運就會改變。
就像袁了凡《了凡四訓》這個故事,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嘛。不知道袁了凡、不知道《了凡四訓》的請舉手,不知道《了凡四訓》這個啓示的請舉手?只有少部分,那還好,只有少部分。
袁了凡他是中國的一位平民百姓,他整個的命運都被算命先生把它算定得好好的:你幾歲會考上科舉,幾歲會娶老婆,幾歲會生小孩,有幾個小孩,幾歲會升官發財,然後幾歲會死亡,都把他算得好好的。那前面這些都是很准、很准。
他也被算定幾歲會死,當他接近50幾歲,瀕臨被算定要死亡的時候,那他就很沮喪:那這樣我再奮鬥有什麼意義呢?我一生的努力奮鬥沒多久就要死了,這樣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嗎?他落入宿命論裏面,他就覺得:我再怎麼奮鬥那也沒用,反正到最後死亡,沒多久就要死啊,所以他變成很消極、很悲觀,沒精神去做了。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他會有心靈裏面很多的痛苦跟掙紮、還有不解,還有包括他內心裏面的不甘心。這時候他雖然是消極之中,但是他還是會想要找一個出口,或是找出路。
結果在這種生命很灰暗的情況,他到佛門裏面來,本來想說反正到裏面去散散心,去清淨,結果到裏面遇到了善知識。善知識跟他講: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那你怎麼改變呢?你改變你的心態,從現在開始你放下那些生死的關卡,不要去想到死亡,你只要好好的活在每一天,好好地從現在點點滴滴跟衆生廣結善緣,多做善事,多發善心,點點滴滴的跟衆生廣結善緣,保持善心、善念,一方面又修行,淨化,你的命運就會改變。
他抱著姑且一試,試看看,結果算命先生以前算的都很准,以前算他幾歲會死,結果到時候沒有死,不但沒有死,而且越來越好,讓他也了解真的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心態可以改變。
人類這一期的命運被幾千年前的瑪雅文化算定,2012,還不到叁年,剩下不到叁年,人類這一期的命運被瑪雅文化、以前的瑪雅人算定,在2012年底會是怎麼樣的一些大災難、大毀滅。有看過《2012》這一部電影的請舉手,才叁分之一啊。本來是想要找時間播放的,可能是要下一期,就是我們參加比較長時間的,下一周我們會播放。
如果人類心靈沒有淨化,智慧沒有開啓,沒有改變心態,還是依然如故的這樣沖下去的話,人類的2012遲早會出現。如果人類心靈淨化、認知改變、心態改變,從現在開始,懂得去愛護、去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從現在開始,減少溫室的效應,世界各國一起來努力的話,那人類的命運是會改變,不但會改變,而且危機就是轉機,人類的心靈水平會大躍進、會提升。
就像一個人以前這樣追名逐利,百般的放不下,但是有一天當他出現了一些災難,這個災難之後讓他劫後余生。這時候當他從死亡的邊緣活過來的時候,他對整個的人生看法就不一樣了,很多以前很在乎、很放不下的,這時候統統變成沒事,心靈水平提升上來,這樣知道嗎?所以類似像《2012》人類這一種災難的情況,這就是考驗:人類是要處在宿命的情況中滅亡,還是要把它化危機爲轉機?那就看人類這幾年怎麼樣去彌補、怎麼樣去努力。
事實上在20年前,我那時候就體會到要改變人類、要幫助人類唯有協助人類的教育理念、觀念、知見要改變,人類的心態、認知要改變,人類心靈的淨化、智慧的開啓非常重要。
所以在這十年來,空海不管到哪裏,不管講哪一系列,我們講經說法各種課程一定會扣住一個核心,就是幫助人類心靈的淨化、智慧的開啓;幫助人類重新來認識生命、重新來認識人跟萬物的密切關系。
我講的這一套課程不是在建立我個人的宗教事業,我也不是要收徒弟,這些都不重要,我只是真誠、真心的把我所了解的宇宙的真理實相講出來,把生命的實相講出來,協助人類能夠重新來認識、協助人類開啓智慧、協助人類心靈水平的提升、協助人類化危機爲轉機。我用很單純的心念、心願在做這些,世間的名、利、榮華對我來講都是浮雲,我一點都不會去貪愛、沾染,不會這些。所以希望大家一起來,因爲這個不只是關系到我們個人,而是關系到全人類,也關系著我們的子子孫孫,所以你們每個人都有很重要的使命、工作要去做啊。大家一起來,好不好?
爲什麼我不喜歡來學解脫道的人把我當做偶像在抓取、在崇拜?因爲我覺得我是法界裏面的一份子。你們的目標不是在我身上,如果有因緣,你又覺得我能夠協助的話,我可以協助你成長,但是你們的依止處、你們的目標不是在某人的身上,而是回到自己的生命來,然後回到法界來。這就是佛經裏面所講的自依止、法界依止。
一般南、北傳佛教裏面所提到,解析到的“法依止”,我個人認爲這樣不是很正確,這應該是在流傳、變化的過程之中把那個精神核心漏掉了,不是法依止,而是法界依止。
還有北傳的會講到“以戒爲師”,那南傳的會講到“以法爲師”。要講“以法爲師”的話,《阿含經》裏面講到“四念處”爲依止,我認爲這裏面、這個在流傳的過程裏面精神核心漏失掉了,因爲包括戒律、還有四念處,這些都是“方便法”。這些法它是可以讓你……就像說這是一張地圖,它只是個方便,只是個地圖,它不是你生命的究竟皈依處。
你生命的究竟皈依處一定要回到生命的實相、實體上面來。所以我在十年前就講別人所不敢講的,因爲我發現這裏面在流傳的過程之中解讀上有錯誤,不是這樣,就好像說你生命的究竟皈依處不是在“四念處”這個修法上面啊。南傳《大般涅槃經》裏面一樣有提到,北傳是《遊行經》,都有提到說:因爲佛陀他即將大般涅槃……大般涅槃,你們知道意思嗎?很多人還不知道,好像鴨子聽雷。對不起,這是佛門裏面的專有名詞。“大般涅槃”這是佛門裏面的專有名詞,以世間法來講就是佛陀在這個世間即將因緣要盡,所以他知道他即將緣盡的那前叁個月,比如說他是12月8號要往生的話,那他前叁個月他就開始遊走各處了,就叫《遊行經》。
《遊行經》可以說是佛陀他最後叁個月然後到各處再跟大家、跟各處的弟子再做一些叮咛、一些交代。阿難也都一直追隨著他。阿難就問他:佛陀,我們以前都是跟著你在學啊,那你大般涅槃之後我們要以什麼爲依止呢?佛陀就跟他講:要以法、以四念處爲依止,當然這是經典裏面的交代。但是要知道,這是一個過渡時期,真正生命的究竟皈依處一定是法界,一定是法界。
所以我感覺到蠻可惜的一點,佛法是講的很仔細、很透徹,但可能也因爲佛陀講太多,所以很多就變成衆生只是在一些技巧、方便法上面執著,而對那個核心卻模糊掉了。所以現在南、北傳佛教裏面,直接能夠扣住到那個生命“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的生命核心在修的並不多,很少,目標都鎖定在佛陀身上。我講淺顯一點,就是鎖定在那個指月的手指上面,很可惜啊。
佛陀對我們叮咛交代:你們要自依止,要法界依止。法依止,事實上那個法講的就是法界啊,法,所有那些法則是來自于法界、歸納的是法界的運轉法則啊!所以我發現,原來南、北傳佛教裏面有這些漏洞、問題。
所以當我出來講的時候,我覺得該講還是要講。不管別人怎麼樣不認同或是反對,我覺得該講還是要講。因爲我發現這是真理,真理實相是這樣。我希望大家,在佛門裏不管你是要學南傳或是學北傳,一定要扣住深入到:我這個生命生從哪裏來?死往何處去?我這個生命要能夠存在、能夠活著,我需要哪些因緣條件?你一定要針對這方面的問題去探討、去深入,你才有辦法來到安心自在,了悟生死大事。
如果你這個核心問題沒有扣住,沒有解開的話,不管你四念處修的再怎麼厲害,你還是不知究竟皈依處的。不管你在山林裏面隱居、閉關20年、30年,如果你沒有深入去探討生命生從何來,我生命存在的因緣條件要哪些?如果你沒有了悟、解開生死大事的話,一樣你不會真正安心自在的。
佛門裏面對這方面佛陀都有解析啊。佛陀都秉著一種科學、客觀的態度解析我們生命的元素。所以在佛經裏面界相應,世界的“界”,界相應,那就是在探討我們生命的生成啊。佛陀講到緣起甚深,因爲佛陀不希望大家迷信,不希望偶像崇拜,所以他用很中性的立場來介紹,那衆生就不認識這個中性的立場所指的是什麼。就像中國的這個老子,他介紹這個法界他就是用道“來”介紹,他不用上帝這個名稱,用很中性的這個“道”來介紹,一般人就不知道他講的“道”是什麼,真的很可惜。
所以,佛陀事實上一樣都是協助我們找到、了解我們生命的源頭,包括我們生命要存在的各種因緣、緣起。你要真正了解,你才會來到“無我”。如果你沒有了解生命來自于因緣、各種因緣具足形成的話,你再怎麼修,你的“我慢”不會斷,而且會修出認爲自己很行,是大成就者,來要人家頂禮、要人家供養、要人家朝拜。講到這裏,我可以……講下去不曉得你們受得了嗎?怕你們起煩惱,我剛才講到這裏有起煩惱的請舉手?有沒有?沒有,或是你有起煩惱但是不敢舉手的人請舉手。
耶稣他也是協助迷途的羔羊找到上帝,我剛才講的這一句話,意思就是:耶稣他是代表一種智慧者,大智慧者、開悟者,他了解生命的究竟皈依處在哪裏,他知道生命的源頭,生命的源流,生命的緣起,所以耶稣是協助所謂迷途的羔羊、就是不了解的衆生找到我們生命的源頭,那基督教、天主教把它稱爲“回歸主懷”。穆罕默德、回教也是一樣,協助人類去找到真主,雖然回教稱的“真主”,基督教、天主教稱爲“上帝”、“天主”,事實上有沒有相同?完全都相同。
宇宙的源頭、源流一定是同一個。“空”爲諸佛之母,這個宇宙的源頭、源流,佛陀不把它稱爲上帝,因爲怕大家偶像崇拜、造神,所以他不把它稱爲上帝,也不把它稱爲真主,他站在一個很客觀、很中性的立場來解析,所以佛陀就把它稱爲空、法界,這完全是一種很科學、很民主、很客觀、如實的敘述。所以空爲諸佛之母,同樣的我們可以把它再擴大,空爲所有衆生的源頭、源流。
問題是講到空,衆生就不了解,除非你智慧很高,不然的話你不了解。因爲衆生往往都要透過有形、有相的東西才能了解。所以佛陀對這方面他就是不要講太多啦,因爲這是涅槃智,所以就希望大家透過法住智、透過世俗谛,然後逐漸上來。
以前有佛陀在可以引導,所以大家可以透過一些方便法,然後去看到那個真正的究竟。但是流傳、流傳到後來,整個都變了。因爲這個究竟谛包括……解空第一的是誰?須菩提,所以須菩提他倡導、然後點化出《金剛經》這方面的系列,屬于智慧。那智慧第一的是誰?舍利佛。可惜!可惜!舍利佛比佛陀早大般涅槃。所以變成佛陀真正的智慧的衣缽傳人沒了。所以佛法裏面的真正非常高級的那些智慧不容易流傳下來。
好了,這方面不能夠講太多,因爲講下去的話沒完沒了。我只是跟大家提到就是說,真的現在爲什麼佛法會從正法流變到像法、流變到現在的末法?這就告訴我們,真正佛法的核心流失掉了。一般現在人所認識的這個佛法,是很多情況都是在一些支流末節、或是在一些方便法上面鑽研,在那裏繞啊。那真正佛法的核心,因爲那是一個神韻,那個不容易、也沒辦法流傳在經典裏面。你在經典裏面你看到的是木乃伊、看到的是已經沒有生命的蝴蝶。你要真正看到蝴蝶的奧妙,一定要在哪裏看?一定要在大自然。你要看到佛法的神韻,一定要在大自然,現觀大地風雲經。這是苦口婆心之言。
所有的經典那只是地圖,那是一個說明,它是幫助我們去認清實相。你真的要了解生命的源頭、源流,你真的要現觀緣起,那都是要看活生生的大地風雲經。所以,我們不要瞧不起經典,但是也不能執著在經典文字堆裏面啊,因爲那是地圖,你要透過這個地圖去看到實相。“四念處”的修法也是個方便法啊,你要透過這些方便法去找到生命的實相以及源頭、源流。
《關于《人類消失之後》這部影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