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關懷臨命終的人?(2010.3馬來西亞2)
答:這是談到有關臨終關懷的事情,這個是很實際的,因爲一般人也會常遇到的。那臨命終的人,除非他修行很好,不然一般人都會有很多的憂悲惱苦,會有很多的痛苦、很多的不舍、很多的恐慌,那在這時候呢,更需要我們用愛心來回饋他。面對臨命終的人,我們要真誠、真心地來愛護他、關懷他,我們陪伴他的人,你不要不舍,因爲他的因緣現在是這樣,來到這樣的情況,就好像說他即將要到另外一個星球,要到其他地方,那我們用愛心、用甯靜的心來陪伴他、來送他,不要有任何的不舍。如果你不舍的話,會讓他加強拉扯。但也不是說我來這裏念佛、幫你念佛念這麼久了,你怎麼還不斷氣?不能這樣啊。
我們有學員他們以前的經驗就是這樣,去幫人家念佛啊、助念啊,因爲家屬跟他們通知說他們的家人快斷氣了,趕快來幫他念佛。結果他們去幫他念了好幾個小時,有的心裏就想:奇怪,你怎麼到這麼久還不斷氣?像這樣的話,我們就是沒有真正的慈悲之心。
我們就是跟他結善緣,用愛心、用耐心來陪伴,尤其是越是要臨命終的人他越恐慌,因爲他要面對一個未知的世界,面對一個他很陌生的世界,所以他會有很多的恐慌,加上如果他沒有很多的正知正見的話,他會有很多的不舍、很多的抓取。所以這時候,我們可以設法幫助他,讓他安心、放心、放下,祝福他越來越好,然後用愛心、用甯靜的心、慈悲的心來陪伴他,散發出祥和的磁場、念波來回饋他,這是對他最好的禮物。
如果情況可以,我們也可以播放很柔和的佛號或是很柔和的音樂,但不要播放那個很哀傷的音樂或是很哀傷的那個佛號。常常聽到很多人幫人家助念啊、往生啊都播放那個很低沈、很哀傷的那個佛號,這個不太好,因爲你把它認爲這是一件很恐怖、很不好的事情,對當事人來講,反而增加他內心的哀傷、增加他內心的淒涼。
事實上,因爲時間的關系,不然我們一樣可以探討有關于生死方面的事情。本來生命沒有死亡,生命只有變化。嚴格講、從“究竟智”上來說、究竟來說:生命沒有死亡,只有變化。它只是一個表象的、現象的一個變化、變化。就好像冰塊溶解爲水,冰塊看起來是消失了,但冰塊有沒有真正的消失?沒有啊,它只是生命用不同的方式存在而已。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的一點就是:生命沒有死亡,只有變化、變化、變化。當你不了解這些實相的時候,你看到那個表象的變化——你說它死亡了。所以你會有很多的不舍、會有很多的憂悲惱苦。當然這方面又要跟大家丟下一個課題,讓大家又要去探討,因爲很值得大家探討的。
我們一樣在臺灣都有播放那個《金蟬脫殼》,我們自己拍到的,金蟬脫殼整個蛻變的過程,讓大家去了解:生命沒有死亡,只有變化,而且每個變化都是很神聖的。我們不要有想害人死的那種心,如果有那一種心,我們跟衆生結惡緣,你內心就快樂不到哪裏。但是如果衆生他因緣呈現出來是要舍報往生的時候,這時候你不要把他當作壞事。我們陪伴他、祝福他,祝福他越來越好。你要把它當作是一件神聖的事,祝福他、陪伴他,你這樣才會跟衆生結善緣。這樣知道嗎?空海很多的講法跟一般比較不一樣。我是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用佛法裏邊的智慧來善待一切衆生。
一個人在斷氣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他的業力是馬上離開他的身體還是慢慢離開他的身體?(2010.3馬來西亞16)
答:大部分是慢慢離開了。一般大部分人是認爲在8個小時之內不要移動他了,我們看《永恒之法》裏面它有提到是24小時了,至于這方面事實上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如果一個人你對生命的執著越強的話,你離開的那個時間就要越久,因爲會在那裏拉扯的越久,如果一個人你對生命越不執著的話,那個時間就會越短。
至于大體捐贈方面,這方面,以醫學來講, 醫生當然是希望你趕快,爲了要搶新鮮嘛,所以就變成醫生判斷腦死、呼吸停止、腦死之後,然後就馬上、趕快搶那個新鮮度。如果以救其他人來講的話,當然這方面這樣的一個考量也是有醫學方面的一個考量,救另外一個人的這一種考量。但是對當事人的大體而言,這方面我是覺得說要保留。因爲有時候他還沒有准備好,然後你就來解剖他的身體的話,這個方面是需要評估的。
如果說他事前他已經同意要捐贈,然後他修行也不錯,他也能夠看得開、放得下,那這樣的話就比較沒問題。至于說在捐贈身體、屍體的時候,醫生在解剖的時候他會不會有痛苦?這方面是還值得要探討。因爲一個人他斷氣之後離開這個肉體的時間並沒有絕對的固定,跟一個人的執著與否、執著程度有關。
臨命終時人難免會恐懼,就是因爲他可能像那個金蟬脫殼。看似很簡單——因爲它就是變成一只金蟬,但是如果我們死後不知道我們去到哪一道,可能我們會去到不好的地方,可能會很恐懼吧,我們又如何解除那個不安?(2010.3馬來西亞16)
答:平常就要多累積善事,存善心、說好話,平常就多累積這些善因、善緣,你後面的因緣自然就會越來越好,這是很自然的因果法則啦。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你對生命要信任啊,你要信任你的生命啊,你要信任法界,信任大自然。而且如果你修淨土的人,我要跟你強調信任你的生命要比信任阿彌陀佛更重要,就像說你信任你的生命要勝過信任佛陀。
佛陀是幫助我們信任我們自己啊,佛陀是幫助我們信任法界啊,佛陀是幫助我們找尋到究竟皈依處啊,那個信任裏面含有你真的放開、能夠放得開,而且信任你的生命,讓法界、讓大自然去自然的演化、蛻變。所以爲什麼證初果的時候那個疑結就要破除?不信任別人、不信任自己這個疑結一定要破除啊,信任很重要。
一般人常常那個自我都是自我防衛,懷疑別人,不信任別人,那一種不信任就會讓“自我”一直在抓取著。你越不信任,那你的生命就會越苦。所以要信任自己的生命、信任法界、信任大自然。但是講兩個字“信任”很容易啊,你要真正做到不容易,這個就是要修、要學。
《聖經》裏面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好,這一句話再提出來跟大家分享,《聖經》裏面有一句話:“一切的境界都有上帝的美意。”仔細聽:“一切的境界都有上帝的美意”。這一句話要好好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