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說人的心態和觀念會讓人投胎在不同的地方?(2010.3馬來西亞14)
答:對!對啊!物以類聚。現在有個情況是這樣,我講個比喻大家就容易了解,我們馬來西亞這邊一樣有監獄嘛,對不對?那住在監獄裏面的人,在監獄裏面的人有的過得很痛苦,有的人他不痛苦,有的人他到監獄裏面他很快樂。到監獄裏面很痛苦的人,是因爲被迫的到監獄裏面,這樣知道嗎?你被迫這個就是“業力”的牽引,那這個“業力”不要怪別人啊,就是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行爲造成要被迫進入監獄,你不進去也要進去。
那第二種情況,他們是監獄管理人員,我在這裏我哪裏會痛苦,我還有錢賺啊。所以同樣在監獄裏面他們不會痛苦。那另外一種人,我到監獄裏邊是來講經說法,來協助他們成長,出離苦海,我進進出出監獄,甚至我在這裏住一段期間,都絲毫不會痛苦,那他到監獄來是協助大家成長。
所以這就是因爲:你的人生、你的生命,包括說你來這個地球,你是被迫推過來的?還是你自動自發你選擇要過來的?同樣在這地球上,90%是無明,不知道怎麼搞的,我怎麼在這裏出生出來啊?然後還怪你的爸爸媽媽:我沒有要來啊,你們怎麼把我生出來?有因有緣啦!
這個就是物以類聚,愛賭博的人你就去找愛賭博的人在一起,喜歡喝酒的人他就去找喜歡喝酒的人,所以這個是心靈的品質相似,他會物以類聚、臭趣相投。
那你如果能夠成長上來,像《永遠之法》裏邊所講的到第七層次的這個菩薩、天使菩薩的世界,如果你能夠來到這種境界的話,你就會選擇啦,生命來到這種層次,通常你就會有那種生命的方向感,主宰權,你就會知道了,你會自然慈悲的。有因緣,我就會投胎到哪裏來跟衆生廣結善緣。就像德蕾莎修女之類的,她來這個世間,你看,像她這樣的人來這個世間,她的心靈品質就會跟一般人不一樣,她思維、思考的層次都會跟一般衆生不一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通常她卻被認爲是異類。
所以你看,《永遠之法》裏邊一樣有講到愛迪生啊,還有愛因斯坦啊,你們要知道,愛迪生是念到國小叁年級就被開除的。講到這裏也跟大家勉勵一點,我希望大家那個是非、好壞、善惡、對錯的價值觀,很多情況真的要重新來過,我們習以爲常的判斷裏面,很多是錯誤的。真正的人才,一般人很難包容;真正心靈品質比較高的人,一般人很難包容。
愛迪生被學校所排斥,認爲:這個小孩無可藥救,沒辦法調教,這麼調皮、這麼搗蛋。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來自高等心靈世界的衆生。愛因斯坦也是這樣,愛因斯坦他讀到高中的時候,一樣啊,被學校老師認爲:這個學生沒辦法調教。很多都是這種情況。所以我希望大家的那種是非、好壞、善惡、對錯,那些價值觀真的要重新來過。跟大家勉勵的一個大原則就是:我們要把心量打開,很多情況下,我們對事情要持保留的態度,然後慈悲善待一切衆生,你掌握這個原則,你的生命就會不斷的成長,而且當你心量打開的時候,你生命中的貴人會出現,而且不止一個人,陸陸續續都會出現,來協助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