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年輕的時候也曾想追求解脫,無奈生活的氣氛與壓力不允許,直到中年我才遇到了解脫道,倍感珍惜,迫切的想抛開一切一心去專修,但人卻被工作家庭等綁住,我內心強烈拉扯不知該怎麼辦?(2010.10.2靈峰寺)
答:該怎麼辦?我們慢慢來研究啦。我知道這也是很多人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前一世就有學到解脫道的話,那你在年輕時代你就知道該怎麼去安排你的人生路程。不過你前一世可能那時候還在放逸啊,沒有接觸到,現在沒關系。當下面對這些現實的問題,我們怎麼樣來解決呢?
第一,你要接受你當下的因緣。就比如說,以前因爲要你學佛、學法、學解脫道你抗拒,你不喜歡,你覺得說:我還沒有結婚,叫我去學佛、去修行我不甘心。因爲很多人他的觀念以爲學佛、修行好像很消極、悲觀,准備什麼“長伴青燈”。所以你熏習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之後,你對學佛就會抗拒。好了,那結果怎麼樣呢?不甘心嘛,叫你不結婚你也不甘心。
事實上如果你學解脫道的話,解脫道並沒有說叫你要結婚或是不要結婚,那都是個人自己在選擇。解脫道最主要是協助你有智慧,只要你有智慧,要不要結婚,你自己去思考、去衡量,然後爲我們自己的選擇做決定,並且負責。你清楚的知道你在做什麼,你清楚的知道你爲什麼這樣做,所以後面你就會知道:我要怎樣對我的選擇負責,你也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盲目的這樣沖、沖、沖,到後來——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智慧很重要。
你們如果還沒有結婚的話,大家可以做慎重的考量,然後正確的去分辨我要結婚還是不結婚。如果你選擇要或不要,我們都要爲我們的選擇負責。這一位他已經結婚了,已經有家庭了,等到因緣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卻很想要修行。那這時候怎麼辦呢?
一方面我們要安住當下的因緣,學佛、修行不是逃避責任,不是逃避責任,我們是要學習著有智慧去處理當下的這些因緣。所以我們要感恩過去這些因緣協助我們在成長。一方面我們把當下的因緣處理好,當然我們也很清楚知道我未來的走向、我未來的選擇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慢慢的安排我們未來的走向,我要走哪一條路,我們可以慢慢的安排。但是這個過程我們不要虧待家人,我們不要不負責,然後自私自利只爲自己。
比如說如果你已經結婚有了小孩,那我們要對小孩子有照顧的責任,要協助他能夠成長。那至于怎麼樣去照顧,你要設法去安排,能夠安排到讓這個小孩子他可以在快樂的情況之下,然後不斷的成長、成長,到他可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至少就是十八歲以上,他有成人的這個資格他可以自我負責。那像這方面我們該做的我們做了。
家庭方面,我們對另一半也能夠有所交代,事先就溝通好,然後大家慢慢的形成默契,互相的支持、互相的尊重。這個不是說結婚之後就一定要糾纏在一起,不是這樣,但我們可以通過良善的溝通、誠意的溝通,然後大家互相尊重、相輔相成,對彼此都會更好。
所以並不是說一定要糾纏在一起,但也不是無情無義,我想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不管你們的感受。你如果這樣的話,內心不會安甯。比如說你結婚生子了,你卻很想要修行,你就一走了之,不顧家庭,這樣的話你的內心都會一直的在拉扯,因爲我們有我們沒有盡責任的這方面,我們會有愧疚,內心會有很多的拉扯,這時候你想靜下來也不容易,你想真正心靈的成長也不容易。不錯,你可以在各方面積極精進用功,但那些還是在治標,因爲我們還是會想到沒有盡責的那一方面,所以你的內心還是都會有拉扯。
所以爲什麼在《阿含經》裏面佛陀講,一個人要證到四果阿羅漢的話,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所做已做”,也就是說我們該做的我們要去做。學佛不是逃避呀,你逃避、不負責的話,那你本身就處在負債,處在虧欠的情況。我們要來到我們不要虧欠衆生,甚至我們要來到我們對衆生是有更多的付出。
就好像說我們沒有虧欠別人債務,這樣我們到哪裏都可以真正的心安理得,我們沒有欠世間的債務,沒有欠世間的這些恩情。我們盡責之後,我們就可以到哪裏都心安理得,我們可以付出更多。當我們付出更多的時候,就好像說我們不但沒有欠別人錢,別人還有向我們借錢沒有還,借錢沒還沒關系,他要不要還讓他隨緣,我們可以都全然的放下。
所以要來到“所做已做”,我們該盡的世間責任我們要盡。所以你要正確了解,你才知道學佛修行不是逃避。如果你用那種逃避的心態,很難真正的深入跟升華,你在修行路途之中會有不少的障礙。如果你能正確了解,你才會爲我們現在當下、爲我們的生命負責,我怎麼樣盡量做到不虧欠別人。這個有因果啊。所以你會明白:我要邁向真正的修行解脫之路,就不要虧欠別人,更不可以去傷害別人,所以你在做任何事的當下要去衡量。
比如說:我要不要生小孩?如果你學解脫道之後,你可以去衡量。如果決定要生小孩,那麼我要負責;如果我決定不生小孩,那我不生小孩一樣爲我的決定負責,將來老年的時候沒有像一般世俗的養兒防老那一種情況,沒關系,我願意自我負責。
所以你如果越早學解脫道,然後你就會越早對你人生的選擇來負責,你會清楚知道我現在該怎麼做,才不會盲目、糊裏糊塗的做一些沖動的選擇之後,然後再拉扯、再後悔。你能夠有這樣的智慧去處理的話,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越來越平坦、越來越順利,而且“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你都能夠做的很好,世間方面你也能夠做得很成功,我們沒有欠別人的債,我們跟世間人沒有什麼恩怨。如果別人欠我們的,我們都可以寬恕、包容。
你能夠這樣的話,你的障礙才會大大減少,一方面你才會真正有心靈的甯靜、祥和,才會來到真的問心無愧,真正的安心自在。所以我們要爲我們的所作所爲來負責,該償還的我們要償還,該道歉的我們要道歉,來到問心無愧你就安心自在。然後進一步我們又能夠多付出,當你付出的越多,你就會越快樂、越安詳;當你付出的越多,你的生命就越充實;當你付出的越多,法界大自然回饋給我們的就越多,這是生命要來到快樂自在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