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粒砂塵,都蘊藏我全生命的喜悅,世間上還有什麼比擁抱全宇宙更富有的事呢?
有的人看到別人有幾百萬,欣羨不已,假如我也有,那該多好!看到別人有漂亮的衣服、名貴的家俱、豪華的轎車、奢侈的生活享受,升起貪愛的心,想辦法去攫取。事實上,這些物質方面的享受,並不是長久不滅的東西,對物質過度的貪求,心靈的束縛則更大。有時爲了滿足自己的貪欲,甚至出賣自己人格、陷害朋友的人,曆史上比比皆是,因此一個人決心奉獻給真理時,首先培養“無欲則剛”的氣度,不被外在的欲望所誘惑,而玷辱自己的人格。
春秋時代的齊國隱士黔盧,窮得去世時,布不足以蔽其身,但是先生一生高風亮節,堅決不仕。宋朝的林逋放曠山林,獨居西湖孤山,留下梅妻鶴子的佳話。佛教的大德,更多俊逸之士,唐朝大梅法常禅師,以荷葉爲衣,杉花爲食,自得其樂。近代的弘一大師,洗盡鉛華,歸投佛教,一生以弘揚律宗爲業,一條毛巾使用十數年,破爛不堪,仍然愛惜有加,不以爲苦。古德先聖之所以有這種淡泊清高、陶然自得的胸襟,最主要的是他們能把握住內心無限的寶藏,並且充分地將它發揮出來。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座千金難換的無盡寶藏,這座寶藏是盜賊不能搶、貪官不能取,等虛空無量沙界的如來藏,如果我們能將自己這座寶藏的能源,完全開發出來,我們將是宇宙中最富有的人。
(四)要認爲自己是世界上第一的人
所謂認爲自己是世界上第一的人,也就是要建立知足感恩、敝帚自珍的人生觀。
有的人也許會懷疑地問:我既沒有金錢,也沒有名位,樣樣不如人,怎麼稱得上是世界第一的人呢?其實只要稍微轉念一想,我們將會發現自己擁有太多世界上的第一頭銜。做子女的,要抱持我的父母是天下第一慈祥的人,父母親是全世界最愛我的人;做父母的,要認爲我的孩子是乖巧可愛的孩子。父母慈愛子女,子女敬愛父母,父慈子孝,家庭自然幸福!做先生要認爲自己的太太,是世界上最賢慧美麗的女人,對家庭負起責任,讓太太過著幸福的生活;做太太的要認爲自己的丈夫,是世界上最勤勞盡責的男人,把家庭調理得當,使先生沒有後顧之憂,全心全力發展事業。夫妻之間,能夠彼此尊重體諒,自然能享受快樂的婚姻生活。做上司的要認爲自己的部下,是天下最優秀的人才,極力給予體恤愛護,自然能獲得下屬的尊敬;做下屬的要認爲自己的上司,是世界上最賢明的長者,誠心接受指導,上謙下恭,自然能把事務辦好。
我們人人如果都能抱著這種:“我是全世界第一的人”的心理,以寬容、贊歎的眼光來看世間,將會發現這世界是多麼的美麗!一集小小的蝼蟻,我們也會被它的勤勉所心折;一棵生長于壁縫的小草,我們也會被它的堅毅而感歎不已!能夠懷抱欣賞而不挑剔的心,來對待萬事萬物的人,粗茶淡飯不失其甘美,茆茨村舍不減其安適,敗衣弊履不損其欣悅。能夠以我是全世界第一幸福的心態,來看世界的人,縱然遭到殘酷的迫害,仍然能夠泰然處之,毫不動心,因爲這是爲了降大任于斯人,所給予的磨鏈而已。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培養我是全世界第一快樂、第一健全、第一富有的人生觀,不自卑、不懊喪,幸福就不遠了!
六.不邪見、不妄心
宗教信仰層次有種種的不同,上者取其提升人類性靈的高深思想,中者著重繁文缛節的禮拜儀式,下者則流于巫術占蔔的神秘色彩。宇宙人生的問題,尚有許多科學無法開發的神秘領域,有一些愚癡的人,缺乏正見,以怪異亂離爲珍貴,以迷信的蔔筮來滿足自己的疑惑。
宗教本來是追求人類心靈自由的東西,但是有的人卻反而以宗教來束縛自己。煩惱、金錢、愛情會束縛我們的自由,有時不正的信仰所給我們的枷鎖,其束縛力更大、更深。譬如有的人要蓋房子,就請地理師來勘察風水、方向,地理師比比劃劃一番後,信口*黃地說:
“你的房子興蓋的時候,方向不要太正,太正了對後代子孫不利,要這樣子斜斜地比較好。”
爲了蓋房子,將來遺禍子孫,事態嚴重,只好聽從地理師的話,把房子蓋得斜斜的。
有的人親族逝世了,要入土安葬,爲了避色凶煞,也要請地理師來看時辰。地理師于是選了一個良道吉辰說:“埋葬的時間最好是晚上八點入土,如果這個時辰不入土,恐怕對子孫有害,並且屬猴的,最好避開,以免惹煞上身。”
爲了聽從地理師的話,屬猴的兒子,只好退避叁舍,連爲人子女最後的哀傷之禮,也沒有辦法盡到。爲了接納地理師的意見,超薦誦經的師父和遺族,天色陰暗的黑夜,還要在荒煙蔓草的累塚中,看閃滅不定的磷火,回家之後,久久揮不去胸中的幢幢鬼影。
有的人生下了孩子,請個算命先生來給孩子算個八字。算命先生算出小孩子命帶煞氣,長大以後會克父害母,結果還沒有享受到弄璋弄瓦的喜悅,這個孩子從此成爲父母的眼中盯,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我們的人生,不一定有神明鬼怪會懲罰我們,其實鬼神也沒有必要降災賜福給我們,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缺乏正見,以自己的愚癡束縛了自己,使自己不得自由。人世間的禍福,決定在自己的手裏,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把自己交給鬼神、甚至愚昧的巫術之流去主宰。我希望佛教要率先負起淨化大家宗教信仰的責任,把社會帶離邪信、邪見的圈子,讓大家都有正確的見解、高超的思想。
有許多的信徒,到佛光山來朝拜,常常異口同聲贊歎佛光山山明水秀,我告訴各位,我建設佛光山,從來不看地理,也不選黃道吉日,天天可以舉行法會,處處可以建蓋殿堂,只要大家歡喜,大衆方便,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我們對時空産生了執著,這裏不好,那裏不行,必然寸步難行;此時不佳、彼時不妙,當然事事難辦。我們唯有掙脫邪信、邪見的桎梏,確立自己的立場,具備正知正見的情操,人生才能幸福,煩惱才得解脫。
所謂不妄心,就是要把我們的心守護好,不要被六塵的盜賊,攻入雷池一步。我們的心識,容易受到外境的誘惑,眼睛喜歡看美麗的東西,耳朵喜歡聽美妙的音聲,口喜歡吃美味的食物,身體迷惑于舒適的感受,並且容易見異思遷,無法控製。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對自己生命的永無止境的戰爭。世界上最難征服的敵人,就是自己。如果我們能擒服心中的賊王,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就是個勝利者。又有人說:“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我們的妄心,彷佛脫缰的野馬一樣,稍一放縱,就無法駕馭,因此晝夜六時,我們要好好地看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讓它盲目亂闖,胡作非爲,種下禍根。
普通的人興起妄心惡念,甚至做出壞事,還不知警懼,等到嘗到應受的苦果時,才後悔害怕,已經來不及了。而有智能的菩薩聖賢,事情尚未做的時候,就能洞察前因後果,防患于未然,不敢魯莽亂做,所謂“菩薩畏因,衆生畏果。”我們想嘗到幸福的果實,就要播種幸福的種子,以勤勞精進的耒耜,除去貪瞋癡的雜草,灌溉以布施忍辱的法水,施加結緣禅定的肥料,自然能夠品嘗到般若的美果。
追求人生的幸福,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認識,我們個人有了幸福之後,擴而大之,我們的家庭、社會大衆、民族國家、乃至十方法界,也要使它籠罩在安和樂利之中。幸福的追求,實是我們每一個人,刻不容緩必須去從事的要務。如何增進我們人生的幸福,我粗淺地提出六點意見,給各位做個參考:
一、不比較、不計較
二、不怨天、不尤人
叁、不侵犯、不推诿
四、不貪求、不瞋怒
五、不自卑、不懊喪
六、不邪見、不妄心
最後,我祝福大家,很快地能夠找到你們自己的幸福!謝謝!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