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跟我們出家師父說,住房間不要讓人家毀謗叁寶,你去住一住,人家在背後罵你沒水准,罵到你這個出家人,對方還要墮落地獄,你看你多狠。出家人開車要比別人慢,守規矩,後面如果對你叭叭,就在對你罵髒話。這樣讓對方造了業,自己也不應該。有時候一上了車就忘了我是誰,習性跑出來了。
所以你要想說,我今天皈依叁寶,修學佛法,一定要有成績,成績是什麼?就是煩惱越來越少,空性越來越明,慈悲越來越多,結的善緣越來越多,各位要發這樣的願。道光法師在出家以前,他發願全世界跑一遍,裏面有兩個含意,第一、是帶他太太跑一圈,讓她甘願,第二、除了帶他太太跑一圈,而且每個國家都去結個緣布施。那時候我們兩個都還沒出家,他是砂石公司的董事長,我是經理,每到一個國家,他一下飛機就灑大悲水,到處結緣,跟世界的每一塊土地都結緣。我師父也常這樣跟我說,要跟每個衆生結善緣,第叁、皈依爲了什麼?爲了達到佛陀的全知境界,所以首先對佛陀要有絕對的信心,他已斷德圓滿,該斷已斷,該知已知,遍解一切,該圓滿已圓滿。我們是爲了這個,不是爲了個人解脫,是爲一切衆生的幸福安樂而求皈依。
當我們皈依叁寶以後,自己的身口意不該再有不好的行爲,或走入惡道,更要發起利他的心。首先要觀想你皈依的對象,值不值得你皈依?所有的宗教都有皈依,但是我們偉大的佛陀具足一切叁寶的功德,他所講的法是真實的,是離苦得樂的藥,是利益衆生的法寶,是真實值得我們皈依的。各位在開始皈依的時候,你要觀想所皈依的對象有如佛一樣,具足一切功德而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眼前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所呈現的相,左手禅定,上面還有甘露寶瓶,這代表什麼?已經征服一切煩惱,征服了死魔的障礙,所以甘露就是不死之藥。所以左手叫禅定印,右手叫觸地印。觸地印是什麼?他降伏了自在天魔。佛要成佛以前,魔王波旬、魔女紛紛來障礙他。佛以右手觸地,放在這個沒有心識的大地上,大地之神就出現告訴魔王,這一位佛陀有一世做了七百個大布施,超過你魔王所作的一切,所以右手也代表降伏外魔。那各位就要觀想,所皈依的對象有如佛一樣,左手禅定,右手觸地,具足一切功德。若我們經常這樣觀想可以使自己迅速得啓發。
一般來講,如果你以發這種真實心皈依的時候,叁天可以不用睡覺。不用吃飯,精神好得不得了,好象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加持,整個身體發燙,之後有一種身心輕安及法喜。所以要皈依之前必須深信皈依是因,最後解脫成佛是果。皈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第一、輪回的痛苦,第二、深信叁寶。簡單說,皈依的原因就是我們徹底了解生命輪回的痛苦,以及一切衆生在叁界輪回的痛苦。透過皈依以後,這一種痛苦可以徹底消滅,因爲阿羅漢徹底滅苦,佛陀徹底滅苦,還有能力幫助衆生滅苦,而且自己將來也可以達到痛苦的寂滅。爲了圓滿這個滅谛,對于法要具足信心。有時候念佛的人說,我們現在沒有辦法,要等死了以後,看見阿彌陀佛才相信,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見到阿彌陀佛的時候,才發現阿彌陀佛所講的跟師所父講的通通一樣,差別在于信心。那時候體悟一切法畢竟空而證得無生法忍。那時阿彌陀佛會叫你去參訪十方諸佛,學會如何利益衆生的方法。面見十方諸佛之後,十方諸佛個個給你授記,說你在什麼時候成佛,而且每一尊佛講的都一樣,那時你稱爲不退轉的阿鞞跋致菩薩。像我自己發願,一定要先去極樂世界再來,爲了要快一點來,我要真發菩提心,上品上生,出家爲沙門,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是上品上生,然後再來娑婆世間。但是再來的時候,如果沒有好的環境,或是你父母不讓你出家,那就慘了,所以連環境因緣都要創造好,創造好就生在那地方。自己要有這個願,並且靠佛力加持。
既然我們皈依了,要從內心真實的領悟法的實相。剛剛講了,觀修一切法的真實相,看到無常無我,看到諸法本質。各位皈依了以後,一定要好好聽聞佛法,思惟教法,這樣才可能圓滿脫離輪回之苦。「法」是生命的安全島,「佛」是指示開悟之路的導師,我的師父,「僧」是修行路上的精神伴侶,隨時陪我們離苦得樂。不但如此,各位在皈依的時候也要如剛剛所講的,發起承擔一切衆生苦的願心,叫增上意樂。譬如說你今天做爸爸,有叁個兒子,你自然會覺得叁個小孩的一切教育費用是我的責任,這是很自然的。我們今天發心的對象是一切有情衆生,他們都是我的責任,今天所做的一切修行,皈依的功德全都回向他們,成佛也是爲了他們,要生起這種責任感。
皈依的時候,注意剛才說的叁種觀想,當我們念完皈依,拜下去的時候,要觀想一切功德彙集在你的上師身上,當下他就是釋迦牟尼佛,然後他們灑向你的甘露,進入你的身體。所以第一個觀想,清除業障。第二個觀想,除了業障消除,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一切的功德彙集成甘露,進入你的身心中。第叁個觀想,受你皈依對象的永遠照顧,你所皈依的一切對象,從今開始,永永遠遠照顧我,要有這種信心,他永遠不離開你。像我常講的比喻,老女人找到了好老公,全交給你了,放心了。也像個修行者找到一個具格的上師,一輩子解脫了。所以第一、消業障,第二、接受皈依對象的灌頂加持,第叁、接受你皈依對象的永遠照顧。
因爲你所皈依的對象,他們把一切功德都灌注在你身上,而且你喊動「嗡嘛呢貝咪吽」,觀世音菩薩全部的力量就去幫助對方。你喊動了南無藥師佛,藥師佛包括十二藥叉大將,八萬四千眷屬就隨著你的慈悲心去幫助對方離苦得樂。要生起這種「佛慢」,不是我慢。佛具足了這個能力可以幫助對方,我也有這種能力可以幫助對方。我們培養小和尚的時候,也培養他們這種佛慢,受別人供養的時候,要坐著接受,阿彌陀佛!助你福慧增長,不可以站起來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有時候你要客氣,但有時候要有承擔,我接受你的供養,並把這個功德給你。像我們嘎嘛巴法王,小時候怎麼被訓練的,你知道嗎?信徒整個趴在地上拜他,法王用他的腳踏著信徒的頭,踏他的身體,相信自己猶如世尊再來。曾經有人說嘎嘛巴法王是賢劫第六佛,已經具足這樣的功德。他講了一句話,我的身體雖然在印度,但我的心隨著你們走,他要照顧別人,就要有擔當。看到大家生病,自己更精進修行以便有能力承擔衆生的病苦。總之,各位要生起這樣的佛慢,具足這樣的信心。
《大乘皈依開示(2)》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