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簡介 九

  唯識簡介(淨常)

  9.唯識簡介(九)

  

  

  第六識上期已大致研究過,今續簡介第七識。

  

  第七識是我執的根本,也是生死的關鍵,衆生所以在六道中輪回生死,不得出離,其症結即在第七識的執我上面。第七識之我執,一天不打破,生死即一天不能解決!因此學佛若想了生死,如何斬斷第七識執我之繩索,應該是最大的課題!

  

  或問:此我執之相爲何?試思:吾人平素從早到晚,行住坐臥,飲食起居,無有一剎那不記得有「我」!例如常說:「我的身體」、「我的眷屬」、「我的名位」、「我的財産」等!衆生無論何時何地,未始不知有彼我之分!此彼我之見,無一刻去除,足證吾人心中,必有一能執我者,此即第七識;亦必有所執爲我之體者,此即第八識。如圖:

  

  

  

   第七識   第七識─能執我者

  

  

  

  

  

   我 相   我 相─衆生日夜昏迷其中,造生死業

  

  

  

  

  

   第八識   第八識─所執之我體

  

  

  

  吾人既有我執,則私心滔滔,一切皆以自我爲中心,而不斷地向外擴張,譬如燈火以燈炷爲中心,向外輻射光明,人人爲了發展自我,豐富自我,于是就想將與自我有關的一切都屬于我,求名、求利、求食,無一不是爲我。處處爲我,則與人相礙,譬如:同一名利,我得則他失,他得則我失,以執我故,則二我相礙,相礙多了,則起傾軋、鬥爭、不擇手段,甚至殺人如麻,流血成河,世間變成爲弱肉強食的修羅場,充滿凶狠暴戾之氣……凡此種種禍害,皆由我執而起!

  

  我執即是第七識。第七識梵語叫末那識,末那此翻爲意,意即思量。說到思量八個識皆有思量,何以單此第七識名爲思量呢?蕅祖雲:「唯此第七,于未轉位(謂初地以前,二乘有學及諸異生),恒審思量,妄執我法。于既轉位,恒審思量二空平等理也」。此即說明:第七識有二類,在一般凡夫位上叫「染汙末那」(即有漏雜染識),恒常審察思量計第八識爲我;而在聖位叫「清淨末那」(即無漏清淨識),恒與平等性智相應,我執不起現行。(平等性智者,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如表:

  

  

  

  ┌ 生我

  

  ┌染有我|─法我

  

  末那恒識|  └ 無我

  

  └淨無我—無漏

  

  

  

  表中,凡夫位之「末那」何以是「染」呢?這是因爲第七識,自無始以來,即與四種根本煩惱相應故。

  

  一、我癡─癡,即是無明。我癡是指第七識不明白無我真理,迷于自心所變之我相以爲真實!

  

  二、我見─見,即是推度,以慧爲體。然于中有別,即以正慧爲體,作正確的推度叫正見;反之,以染慧爲體,作錯誤的推度叫邪見。這裏的我見,即是邪見,謂第七識邪推度故,妄執第八爲我!

  

  叁、我慢─慢,即是心不謙下。我慢,即指第七識仗恃所執之我,高高在上,陵蔑他人。

  

  四、我愛─愛,即是貪愛。我愛,即指第七識耽著所執之我,無一時舍離。

  

  第七識由于常與這四種煩惱相應,擾濁內心,所以特名爲「染汙末那」,或「染汙意」,並令前六轉識所作所爲,皆不能亡相,恒成有漏雜染,生叁種我執,衆生由此輪回生死,不得出離。叁種我執是:

  

  一、生我─即是就生命體上生起的錯誤知見,強立主宰,叫「生我執」。其實所謂「我」者,不過是藉五蘊和合而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當那和合之力量消失時,此五蘊身立即滅亡!此生命體絕無真實性可得!

  

  二、法我─即是就存在的諸法上生起的錯誤知見,執爲實法,叫「法我執」。其實所謂「法」者,無非是因緣所生,在時間上言,萬法無常,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無有不變性!在空間上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萬法絕無自成性!

  

  叁、無我─即了知五蘊非有,生我本空(生空)以及了知萬法緣生,法我亦無(法空)之理,但心中卻仍念念不忘自己所修的功德,謂我能得二空理,二空理爲我所得,如此即叫「無我執」,亦名「空執」。這樣仍然未得究竟真理!

  

  所以唯識行者,欲轉「染汙末那」,必須重重遣除,所謂「修觀斷執」,藉第六識作二空觀,觀宇宙萬法,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一爲真,皆依他起。暫有還無,藉以遣除第七識之執我,不但生我執,法我執要遣,即無我執也要遣,遣之又遣,以至一絲不立,才能契入真性而與平等性智相應!

  

  若淨土行者,則依念佛法門,一念妄起十句佛,妄念不如佛號多,乃至伏住見思,淨念相繼,當生即可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蓮胎中斷惑,等到花開見佛,自然轉識成智,悟得叁空道理,其勝異方便,爲何如哉!

  

✿ 继续阅读 ▪ 唯識簡介 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