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白話 第五章 彌勒菩薩所問章

  第五章 彌勒菩薩所問章

  于是,彌勒菩薩在大衆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虔誠地禮拜佛陀,並順時針繞佛叁圈,表示無比地尊重。然後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您前面的說法,爲諸位菩薩打開了如來廣大的秘密寶藏。讓在座的大衆們,深刻地體悟到了生死輪回的真相,從而能夠分清正法與邪法。您講說的這些,能夠布施給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以無所畏懼的菩提智慧眼。讓他們對于本來圓滿的大般涅槃,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不再反複地隨著分別思維的輪轉境界,而産生循環取舍之見。”

  “世尊,倘若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想要暢遊如來廣大的寂滅智慧的海洋,應該怎樣才能斷除生死輪回的根本呢?在生死輪回當中,有哪幾種不同根性的衆生,他們在修行覺悟的過程當中有什麼差別呢?已經獲得解脫的菩薩們,在返回煩惱塵世以後,應當采取哪幾種教育化導的方法,來度一切衆生呢?但願您不舍棄拯救世間苦難的大慈悲心,您的回答,將讓一切正在修行的菩薩們,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以清淨無暇的智慧眼,照徹出心地的光明,從而圓滿覺悟如來的無上知見。”彌勒菩薩問法以後,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像這樣虔誠地問了叁次,從始至終,有條不紊。

  這個時候,世尊回答彌勒菩薩說:“很好,很好!善男子,你們能夠替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詢問如來最深奧,最秘密,最微妙難思的法義。這將使諸位菩薩獲得清淨無暇的智慧眼,也將幫助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永遠斷除生死輪回。讓他們的心開悟諸法實相,成就無生法忍。現在請你仔細聆聽,如來將要爲大家解說。”

  于是彌勒菩薩,因世尊的教誨而心生歡喜,與在會的諸位大菩薩們,一起安靜地聽法。世尊說道:

  “各位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量劫以來,因爲有種種恩愛之心和貪欲習氣的緣故,所以才有了生死輪回。所有世界當中,一切不同種類習性的衆生,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等,都是因爲淫欲心和淫欲行爲,才有了投胎轉世,並形成了身體和性命。應當知道,所謂的生死輪回,以愛爲根本。又因爲有種種數不清的欲望,它們助長了愛的習性,因此能夠讓生死輪回相續不斷。”

  “貪欲由愛而産生,生命因貪欲而有。衆生之所以貪生怕死,格外愛戀生命,還是因爲種種貪欲的緣故。以貪愛種種欲望爲因,就有了愛戀生命的果。由于實現欲望的過程當中,會産生各種不同的情況,當欲望無法滿足的時候,就會産生憎恨和嫉妒等行爲,造下種種罪業。因此,就會投生于地獄和餓鬼道中,受無窮的苦報。”

  “有的人深知貪欲是煩惱的根源,令人厭惡,于是就愛上了遠離自私貪欲的善業之道。因爲舍棄惡業,愛行善業的緣故,就投生到了欲界天上,享受種種妙樂。”

  “又有一類人,深知愛戀之心也很粗俗,令人厭惡,于是就舍棄愛戀之心,轉而喜歡上了這種舍棄的心態和行爲。其實,還是在無形當中滋養著內心深處愛的根本。于是就投生于色界和無色界天上,顯現出叁界有爲法當中,最勝妙的善果。”

  “以上這些情況,都屬于輪回的緣故,無法成就聖人的解脫之道。因此,諸位菩薩和末法時代的衆生,想要解脫生死,出離輪回的話,首先應當斷除貪欲,然後進一步去掉內心深處的愛和渴望。因爲它們就是輪回的根本。”

  “各位善男子,菩薩們分身變化,示現于塵世之間度化衆生。他們並非以愛爲根本,而是以平等的大慈悲,來幫助大家舍棄愛戀之心。他們只是借助于少量的貪欲,而進入生死輪回罷了。”

  “倘若末法時代一切有緣的衆生,能夠逐步舍棄種種欲望,並且清除憎愛之心。爲了永遠斷除生死輪回,而勤奮求學如來圓滿覺悟的境界。當他的心逐漸清淨了以後,就會開悟清淨圓覺。”

  “各位善男子,一切衆生由于根本貪愛深淺不同的緣故,顯發無明的程度也不同。于是,就顯現出五種根性的差別不等,依兩種障礙而顯現出深淺差別。哪兩種障礙呢?第一是理障,障礙端正的知見;第二是事障,讓生死輪回得以持續。顯出哪五種根性的差別呢?各位善男子,倘若理事二障都沒有斷掉,也沒有降伏,就叫做尚未成佛的衆生,稱爲第一凡夫種性。倘若一些衆生,通過修行,已經永遠舍棄了貪欲心,首先除掉了事障,理障還沒有斷盡,他們只能悟入聲聞和緣覺的二乘果位,還不能示現安住于大乘菩薩的境界,稱爲第二二乘種性。”

  “各位善男子,如果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想要航行于如來廣大圓滿覺性的海洋,首先應當發願,勤奮地斷除理、事兩種障礙,當基本降服了二障以後,就能夠悟入菩薩境界,稱爲第叁菩薩種性。再進一步修行,如果事障和理障已經完全斷盡,就會悟入如來微妙的圓滿覺性,滿足菩提道和大般涅槃的所有功德,稱爲第四如來種性。”

  “各位善男子,一切衆生都可以證悟圓滿覺性。由于各自不同的因緣,遇到了不同的善知識以後,按照善知識的教導,而在因地修行不同的法門。這樣修行,就産生了如前所說的根性頓漸的差別。倘若遇到了通往如來無上菩提的真正修行法門,則不論根基的大小,都可以成就圓滿的佛果。”

  “倘若一些衆生,雖然想尋找善知識,卻遇到了邪見者,因此,縱然修行而終究未能得到正確的悟解。這些人稱之爲第五外道種性。其過失和錯謬在于那些邪見的老師,而與這些衆生無關。以上就是一切修行衆生當中,五種根性的差別。”

  “各位善男子,菩薩們都是以大悲願力作爲方便,從而進入塵世間,來幫助那些未悟的衆生打開內心,發現本有的圓滿覺性。乃至于示現種種不同的形相,種種或逆或順,或正面或反面的不同方法,與未悟的衆生同處修行等事,從而幫助教化他們共同成佛。所有的這一切,都依靠的是菩薩無量劫以來,清淨菩提大願的力量。”

  “倘若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對于廣大無邊的圓覺法門,生起了無比向往之心的話,應當效仿菩薩們,從心中發起清淨的菩提大願。應當經常這樣發願說:“願我當下的心,能夠安住在佛陀的圓滿覺性當中;願我生生世世能夠尋找到真正的善知識,並遵照他們的教導去修行,而不要遇到那些外道和二乘的老師。”依照這樣的願望修行,就會逐漸斷掉理和事等各種障礙。當障礙都消盡了以後,菩提大願就圓滿了,便會登上本來解脫的清淨妙法的寶殿,證入廣大圓滿覺性的微妙莊嚴境界。”

  這時,世尊爲了重述一遍所說的法義,以偈頌的形式說道:

  “彌勒菩薩你要知道,一切輪回芸芸衆生,

   沒有得到廣大解脫;都因爲貪欲的緣故,

   才墮落于生死輪回。若能斷掉憎愛之心,

   以及貪嗔癡等習氣;不會限于根性差別,

   都將成就正覺之道。理事二障永遠消滅,

   尋訪明師得成正悟;自然隨順菩薩大願,

   究竟安住大般涅槃。十方諸佛一切菩薩,

   都以大悲清淨願力,示入生死度化衆生。

   現在一切修行的人,以及末法時代衆生,

   勤奮斷除愛憎見解,就會回歸大圓滿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