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寶歌略解

  叁寶歌略解

  沙 門 超 然 述

  這首叁寶歌誕生于一九叁O年,在廈門閩南佛學院。當時因大醒和芝峰等幾位法師有感于國有國歌,校有校歌,而我們佛教界竟沒有自己的教歌,引爲遺憾。恰逢精通音律的弘一大師正在閩南,便請大師譜曲;然後再請太虛大師按照曲譜填詞而成,並命名爲叁寶歌。兩位大師悲心才華相得益彰,可謂珠聯璧合,成此千秋盛舉;必能傳唱不息,度人無量。

  ①叁寶:佛法僧的尊稱,其功德猶如叁座寶藏,能賜予衆生無量智慧解脫之光明。

  正文:

  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啓以光明?叁界火宅,衆苦煎迫,誰濟以安甯?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詞釋:

  ① 人天:人間天上,借指六道輪回。即:天人,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等。

  ② 宇宙:空間爲宇,時間爲宙,泛指整個世界。

  ③ 黮:音dàn,指黑雲籠罩。

  ④ 叁界:欲界有男女和飲食等欲望;色界有宮殿和天衣等受用;無色界有思想之流逝。都有無常之苦,統稱叁界。

  ⑤ 火宅:引自《法華經》當中的比喻,指叁界六道一切衆生都生活在無常的苦難之中,都被煩惱之火所煎熬逼迫。

  ⑥ 大悲:悲能拔苦,指諸佛菩薩能夠幫助一切衆生解脫苦難的廣大願力。

  ⑦ 大智:智能解脫,指諸佛所流布的圓滿解脫智慧,信者得度生死煩惱。

  ⑧ 大雄力:佛是叁界衆生無畏的導師,具備降伏一切煩惱魔障的勇氣和力量。

  ⑨ 南無:音:ná mó,信仰禮敬,無比虔誠。

  ⑩ 佛陀耶:簡稱佛陀或佛,是究竟的覺悟者。

  ⑪ 昭朗:顯現光明,普照一切。

  ⑫ 萬有:泛指一切存在。

  ⑬ 衽席:衽音rèn,衽席比喻母親慈祥地爲孩子鋪好臥具,令其安眠。

  ⑭ 名:表達,表述。

  ⑮ 盡形壽:窮盡自己的身形和壽命,形容一生一世。

  ⑯ 奉行:遵從並實踐。

  ⑰ 歸依:最終的歸宿和依靠。

  略解:

  在人間天上的六道輪回當中,衆生的靈識隨業流轉,仿佛陷入了無邊的長夜,整個世界都是一片陰沈沈的黑暗;在這時,誰能夠幫助我們啓發出解脫的光明呢?在叁界變幻無常的煩惱火宅當中,無盡的苦難正在煎熬逼迫著衆生的身體和心靈;在這時,誰能夠幫助我們得到永久的安甯呢?只有大慈大悲的佛陀啊!他以廣大的悲願救護著一切苦難衆生;以圓滿智慧的光明普照著無邊生死的黑暗;以無堅不摧的勇氣和力量,引領我們走出煩惱魔障的泥潭,最終到達極樂的彼岸。我要由衷地向您禮敬,南無佛陀耶!您的心光普照一切,像慈母一樣給予衆生安甯的歸宿,您的無量功德萬言難盡。如今我已知道,只有佛陀才是一切衆生真正的歸依處。我願把我有限的身體和生命,都奉獻給您,如佛所教導,信受奉行。

  正文:

  二谛總持,叁學增上,恢恢法界身;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衆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詞釋:

  ① 二谛:指真俗二谛,即空性和妙有兩方面的真理。

  ② 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總是涵蓋,持是奉行並運用。

  ③ 叁學:指佛教修行的通途,戒、定、慧叁學。

  ④ 增上:增長上進直至究竟。

  ⑤ 恢恢:形容非常廣大。

  ⑥ 法界身:也叫法性身,簡稱法身。指諸佛與一切衆生所共具的清淨本體。

  ⑦ 淨德:此指常、樂、我、淨涅槃四德。

  ⑧ 染患:指凡夫的沾染,攀緣,執著之病。

  ⑨ 蕩蕩:空曠而無所有。

  ⑩ 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滅。指證得法性本體以後,超越了一切生死變動。

  ⑪ 衆緣:萬事萬物都由種種因緣和合而顯現。

  ⑫ 性空:本性無所有,本來不真實。

  ⑬ 唯識現:指一切境界都因內心的分別念而顯現,並非實有。

  ⑭ 達摩:梵文音譯,意爲法,泛指一切佛教教義。

  ⑮ 理:此指事物的內在真理。

  ⑯ 彰:顯明。

  ⑰ 蔽:泛指一切障蓋真心的習氣執著。

  ⑱ 煥乎:形容光芒四射。

  略解:

  以真俗二谛總攝一切佛法,通過戒定慧叁學的勤奮修習,佛的四衆弟子們功行日漸圓滿。何其幸運,我們即將融歸廣闊無垠的法身。常、樂、我、淨等清淨功德已經圓成,沾染攀緣的病根自然消逝,依靠經教佛法的引導,我們最終到達了空曠無形而又廣大無礙的涅槃。佛陀的教法是如此美妙而不可思議啊!原來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都因自心分別而現;本性無所有,本來不真實,原來一切本來涅槃。我要由衷地向您禮敬,南無達摩耶!在佛陀的教法當中,彰顯出了一切真理,解除了一切障礙和遮蔽,萬事萬物都煥發出了圓滿解脫的光輝。如今我已知道,只有佛陀的教法才是一切衆生真正的歸依處。我願把我有限的身體和生命,都奉獻給您,如法所教導,信受奉行。

  正文:

  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叁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衆,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詞釋:

  ① 淨律儀:指出家衆所持守的清淨戒律和威儀。

  ② 妙和合:此指僧團內部管理所應當遵守的六和敬,即:身和同住,戒和同修,口和無诤,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如此共住,堪稱美好。

  ③ 靈山:指印度的靈鹫山,佛時常在那裏說法,並帶領著一千二百五十人的龐大僧團。

  ④ 芳型:美好的典範。

  ⑤ 修行:外相修身,內觀行心。

  ⑥ 證果:轉凡成聖,身心得真正自在。

  ⑦ 叁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⑧ 聖賢:純淨爲聖,美好爲賢。此指叁乘的修行人當中,已見道者爲賢,已證道者爲聖。

  ⑨ 濟濟:形容人才衆多。

  ⑩ 僧伽耶:梵文音譯,意爲和合衆。

  ⑪ 住持:奉行守護,代代相傳。

  ⑫ 正法:與佛陀的教導如實相吻合,並且沒有偏執的修行方法。

  略解:

  依止于清淨的戒律和威儀,佛陀的出家弟子們在道場中和合而住,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靈鹫山僧團那美好的典範。曆代高僧大德們都因爲勤奮修行而開悟證果,進而弘揚佛法,利益世間的衆生。他們代代相承,如火炬接力一般延續著佛陀教法的光明。衆生何其幸運啊!能夠得逢如此衆多叁乘賢聖高僧的教導,從而得聞無上解脫的法門。我要由衷地向您禮敬,南無僧伽耶!只有清淨僧寶,才能夠和諧地統理四衆弟子,以他們的智慧、道德和願力,化解一切障礙于無形,令正法久住。如今我已知道,只有清淨的僧寶才是一切衆生的真正歸依處。我願把我有限的身體和生命,都奉獻給您,如僧所教導,信受奉行。

  叁寶歌略解 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