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水晶寶殿起身以後,天王進入了琉璃寶殿,端坐在水晶禦床上面,繼續進行思維觀察,深刻地從內心當中認識到,人世間的一切欲望貪婪,就是萬惡之源,應當果斷地予以抛棄。”
“就這樣,見喜天王一心專念,無欲無爲,逐步進入了禅定。從最初的欲界定當中,得到了身心不亂的功德;從未到地定當中,悟到了一切萬物如雲如影、虛幻不實的境界;而後,天王異常專注地,安守于無牽無挂的清淨心,終于進入了真正的禅定——初禅,也叫做離生喜樂地,離開了塵世欲望以後,自然生起的無比歡喜之境界。”
“天王如此專注地修行著,從一座寶殿,到另一座寶殿,所有的寶殿都成了見喜天王的禅室。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天王流連于初禅的法喜當中,禅定境界逐漸高深,完全不再需要人世間的欲樂,連自己的王後、王妃,以及王子、公主們都逐漸淡忘了。”
“王妃們終于忍受不住了,她們對于見喜天王充滿了思念之情,王子和公主們也是一樣。”
“于是,八萬四千位王妃共同來見王後玉女寶,她們請求說:
“天後啊!就像您所知道的那樣,我們大家也聽說了,天王已經專心禅修了許多年,不再需要我們服侍。可是,我們心中對于天王充滿了敬仰和愛戴,我們太想念偉大的天王了!請您允許我們去拜見吧!”
聽了各位王妃的請求,王後玉女寶回答說:
“姐妹們!我的心情和你們一樣。大家請回去梳妝打扮,穿上最華美的衣服,明天,我們一同去朝見天王。”
于是,王後召見了聖導寶大臣,告訴他說:
“我們都是天王的女人,但是,卻很多年沒有服侍過天王了。我和王妃們充滿了對于天王的敬愛,隨時都渴望相見,明天,請安排我們去朝見天王吧!”
聖導大臣立即准備好了大象、駿馬和馬車。”
“第二天,在聖導大臣的帶領下,白象寶披金挂銀,領著八萬四千匹白象走在前面;青馬寶配著寶鞍,領著八萬四千匹青馬緊隨其後。每一匹青馬都拉著一輛華貴的寶車,每一輛寶車上,都乘坐著一位王妃,以及她們的王子和公主;其中,王後玉女寶在最前面。”
“隊伍就這樣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見喜天王的寶殿前,路旁的百姓們,看到這樣壯觀的景象,都不由得感慨地說:
“真是不可思議!只有我們最尊貴的天王,才有這樣美貌的女人,才有這樣華麗的裝扮啊!”
于是,侍者報告天王:
“王後玉女寶,帶領著八萬四千王妃,以及王子和公主們,還有白象寶和青馬寶,共同來朝見天王!”
見喜天王起身來到寶殿前,看到八萬四千王妃裝扮得格外華麗,正在下面等候。王後玉女寶向天王說道:
“尊敬的天王!我們很久沒有見到您了,姐妹們都穿上了最華美的衣服,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接見。”
天王于是請大家登上寶殿,相互見禮以後,各自就座。王後玉女寶代表所有的王妃向天王訴說:
“偉大的天王啊!我和八萬四千王妃,以及所有的王子、公主們,還有白象寶和青馬寶,今天這裏的一切,都屬于您。這個世界的八萬四千個國家當中,天王的首都拘那越大城最富饒;八萬四千座王宮當中,天王您的這座寶殿最莊嚴。您是全天下百姓的庇護者,您是我們唯一的依靠。但願您不要舍棄我們,但願您能夠疼愛王子和公主們,請您像以前一樣,和我們一起快樂地生活吧!”
天王回答說:“妹妹!我之所以像這樣日夜修行,端正心念,培養平等廣大的慈悲心,就是想徹底遠離人世間的欲望啊!爲什麼呢?因爲女人天生的嫉妒心,和忸怩作態,不僅會給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最終還會給我的身體帶來滅頂之災。所以,我已經舍棄了這些欲望,希望能夠盡早超越生死苦海。”
聽到天王竟然把自己叫做妹妹,王後玉女寶心裏非常難過,她哭泣著說:
“天王您這是爲什麼啊!竟然把我叫做妹妹!您這樣絕情,姐妹們都會無比傷心的!我們該怎麼辦啊!”
“但是,既然您已經決定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就請您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我和姐妹們也像您一樣地去修行吧!
于是,見喜天王告訴玉女寶和八萬四千王妃:
“姐妹們!我因爲接受了沙門和婆羅門的教導,隨時端正自己的心念,逐漸舍棄了貪欲之心,煩惱也就隨之減少了。再來觀察這世間的一切,沒有什麼是永恒的,我們的身體都在走向死亡,人生終究不會長久,只有覺醒之道才是真實不虛的。因此,我決定舍棄對于七種寶物的貪戀,舍棄對于王妃和王子、公主們的牽挂,舍棄一切恩愛欲望的汙泥。如今,這一切,我都已經不在意了。”
“我現在要做的,是關注生死大事。在天地之間,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規律,我要在死亡來臨以前,找到自己心靈的歸宿。”
“各位姐妹,你們也應當端正自己的心念,時常懷有慈悲與寬容,不要因爲放縱自己的欲望,而陷入無窮的煩惱之中。”
聽到這些,王後玉女寶擦去了眼淚,禀告天王:
“如今,天王您嚴于律己,不再流連于恩愛欲望,專心思維生死無常,心行清淨。的確,就像您說的那樣,一切萬事萬物,所有的人,沒有只生不死的。您的心願我已經理解,也不敢再說違背您心願的話,我願意遵照您的旨意去做,不敢忘記。”
于是,見喜天王懷著慈悲之心,對王後和八萬四千王妃,以及所有的王子、公主們,又說了一些安慰的話,就讓她們回去了。”
“天王再次進入各個寶殿,安住于初禅當中,進一步觀修四無量心。在黃金寶殿裏面,端身正坐,觀察慈無量心,忘卻了所有的怨恨,不再有任何嫉妒和厭惡的想法;並進一步思維,唯有慈愛一切,帶給一切衆生歡樂,才是真正的大道。于是具備了無量無邊的慈愛之德,對于世間的一切衆生,都充滿了平等的慈愛之心,對于自己,卻能夠進行反省和約束。”
“從黃金寶殿起身之後,天王進入了白銀寶殿,端身正坐,觀察悲無量心,忘卻了所有的怨恨,不再有任何嫉妒和厭惡的想法;並進一步思維,唯有悲憫一切,拔除一切衆生的苦難,才是真正的大道。于是具備了無量無邊的悲憫之德,對于世間的一切衆生,都充滿了平等的悲憫之心,對于自己,卻能夠進行反省和約束。”
“從白銀寶殿起身之後,天王進入了水晶寶殿,端身正坐,觀察喜無量心,忘卻了所有的怨恨,不再有任何嫉妒和厭惡的想法;並進一步思維,唯有歡喜一切,與一切衆生歡喜相處,才是真正的大道。于是具備了無量無邊的歡喜之德,對于世間的一切衆生,都充滿了平等的歡喜之心,對于自己,卻能夠進行反省和約束。”
“從水晶寶殿起身之後,天王進入了琉璃寶殿,端身正坐,觀察舍無量心,忘卻了所有的怨恨,不再有任何嫉妒和厭惡的想法;並進一步思維,唯有舍棄一切執著,不與一切衆生互相牽挂,才是真正的大道。于是具備了無量無邊的行舍之德,對于世間的一切衆生,都不再有任何愛恨牽挂,對于自己,卻能夠進行反省和約束。”
“因爲運用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緣故,就可以除去愛恨欲望,心中自然會清淨無比。見喜天王做到了這些,于是,他得到了真正的自在。當死亡來臨的時候,見喜天王身心安樂,沒有任何疼痛或者難受的感覺。就好像一位大力士,美餐了一頓似的,在那樣短的時間裏,見喜天王的魂魄和神識,就輕松地離開了身體,出生在了第七重天——大梵天上。”
“——當時的見喜天王,就是我的前世啊!”
“阿難!像這樣的事情,誰又能夠知道呢!想當初,我曾經是一位轉輪聖王,擁有天生的七種寶物,用正直的法律來治理天下,給全天下的人民帶來了幸福。當時的拘那越大城,長達四百八十裏,而這裏,就是王宮所在之處。”
“不僅如此,在數不清的生生世世當中,我還曾經在這裏做過六次國王,每次都把屍骨留在了這個地方,加上見喜天王那一生,一共是七次。”
“如今,我已經成佛,並即將進入涅槃。對我來說,生死輪回已經結束,從此以後,不會再投胎轉世了。”
“我的一切都已經圓滿,現在,我的化身正在東、西、南、北,整個叁千大千世界當中廣度衆生。叁個月以後,我將會在這裏進入涅槃,把屍骨最後一次留在這裏。”
——《般泥洹經》
《會飛的國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