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宗旨

  人 生 宗 旨

  學誠大和尚佛法開示

   我們的國家在不斷進步,五一、國慶期間都放長假,讓大家有時間到各地去旅行。借此寶貴的時段,廣化寺特別舉辦了“福慧之旅”法會,歡迎各位一起來體驗寺院的生活、思考人生的宗旨。

   孔子《論語·學而篇》談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叁句話開宗明義,把人生少年、中年、老年叁個階段的意義都講了出來。

   第一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講青少年階段貴在求學。學習的範圍很廣,不僅要從學校學,還要從家庭、社會裏學。時時處處、事事物物都能讓我們得到啓發,得到教育。僅僅是讀很多書,卻忽略了多方面的學習,那也許只能成爲書呆子,不能成爲聖人。孔子告訴我們,要當聖人,作君子,不只是尋章摘句、獲得豐富學識而已,更重要的是學習聖人的思想和言行。

   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講中年階段應善交益友。現在的社會,許多人不願意和父母親人、兄弟姐妹在一起。若是有朋友要來,想到要招待食宿,既花時間又花金錢,內心便很不樂意。因爲這樣,人就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空虛,怎麼還會有快樂呢?孔子認爲,有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來相會,一起來交流人生的經驗,分享人生的體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是一件非常快樂、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第叁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講老年階段重在道德的圓成。“不愠”指的是內心不生悶氣,不起煩惱。一般人往往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同,如果得不到認同,內心就會很不高興,甚至埋怨、生氣。具有高尚道德的聖人、君子,即便是別人不能理解其所學,自己也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他,歡歡喜喜地接納他。

   少年、中年、老年這叁個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不同的意義。從求學、交友到道德的圓成,是儒家確立人生宗旨的叁個步驟。

   不過,儒家僅僅著眼于現世的成就——成爲人中的君子。而佛陀卻告訴我們,生命是無限的。無限的生命充滿著無限的希望,只要我們不懈努力、不斷進取,最終都能圓滿無上菩提,成就無上佛果。因此,我們要確立正確的人生宗旨,規劃明確的人生目標。在生死的長夜中,用真理和熱情點燃心燈,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于無限的生命裏,依靠團體的力量共同增上,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幫助世界的每一位同胞。如此,人生會更加吉祥圓滿,社會會更加文明進步,世界會更加和平穩定。

  祝願大家福慧增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