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感應奇迹記▪P3

  ..續本文上一頁,心如槁木寒灰,不再迷戀塵緣,一心念佛,只待彌陀接引。

  往生前叁天,夜半二時多,老菩薩突從昏迷中蘇醒,眼光泛著喜悅,道說:“阿彌陀佛來過了,金碧輝煌,金光燦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隨行,清淨莊嚴,光彩華麗。”自此,心中鎮定,了無異念,叁天叁夜,念佛至終。在家人及蓮友助念聲中,安詳而逝。及至入斂,面色黃潤,四肢柔軟。孫女亦見紅蓮高挂,老菩薩端坐在上,面露微笑,示意告別。

  蓮池大師雲:“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印光大師雲:“世未有誠不至而人興觀感,佛垂加被者,亦未有誠至而人無觀感,佛無垂加被者。故希聖希賢學佛學祖者,惟當致誠而已。”

  無嗔居士在父親生前,循循善誘,勸其放生。病發後,至誠懇請佛力加被,讓父有病無苦,念念分明,致使老菩薩直下往生西方,高預海會,親炙彌陀,此誠世間最大之孝悌也!

  常行放生,衆難解脫

  朱金源/臺北新莊

  光陰荏苒,居士放生,已二十載。之行放生,恒持至今,感銘其父,受其庭訓至深至遠。猶憶兒時,每初一、十五,父親必向兒輩收取小錢,或二十或五十,購得物命,至清溝放生,如此六、七載,從未間斷。

  蒙父親素行,善根宿植,自此結下放生因緣。父母恩重難報經雲:“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今念佛、放生,乃報親恩之不二法門;且衆生皆我父母,吾輩何忍殺之?

  學佛者憬悟,叁世因果,諸余罪中,殺業最重;雖久行放生,果報難免。然藥師經有雲:“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衆難。”爲真實不虛之語。因居士曾遇災患,皆能轉危爲安。故深信,與平日放生,施于無畏,念佛無間,蒙諸佛菩薩垂被,幸得離難。鑒此,概述二難,與衆同參:

  (一)某日,居士與同修之弟及客戶,運載藤椅,馳行高速公路,車內佛號不斷(居士誠願衆生聽聞佛號,皆能解脫),故叁人虔敬聽聞。然車行基隆,隧道口前,怵地!一大型托板車,忽疾撞右車頭,霎時!前窗龜裂崩碎。因車開內線,近安全島,此一突撞,威力難抵,瞬間!念至心靈:“萬不可直沖安全島。”遂速打方向盤,使車穩定。爾後,叁人續載藤椅至客戶店中,待貨物禦下,方送車維修。

  車禍之日,逢周六,是晚居士必至叁重念佛會共修,一入佛堂,端坐念佛。思及:“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觀佛時,淚沾面頰,無以自己!憶白日景象,晃若隔世,乃深知,佛菩薩慈悲,未使驚恐倉惶,反安然渡此劫難。

  (二)民國八十七年季夏,強烈臺風賀伯侵臺,北縣水患頻傳;居士住所—新莊幸福路,通街淹水,水深近一樓高,十余年來,未曾遭遇如此嚴重水患。居士所經營家俱店,地下室安然無恙,爲唯一未淹水處;此事街坊鄰人獲知後,皆迳相走告,傳爲奇譚。

  回述當日,海水倒灌,湧現之速,甚極危旦。時居士與同修,直驅地下室堪驗,二人默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至誠懇切,祈災變降至最低。

  水患初至,同棟二樓兩戶鄰人,預幫居士貨車四輪墊高,事畢,思及居士店中無人照應;四人涉水及腰,趕至店中協助,彼四人盡速圍堵地下室進水處,快速修補缺漏。而一樓鄰店,近日忽大量購泥包、磚塊,置于居士屋後,恰抵擋洪水。鄰店妻子不解丈夫爲何采購大量貨物?是近年來,未曾有?居士自忖,如此人事和合,莫非菩薩巧妙安排,免去災患?

  放生、殺生現報錄載:“常行放生,常行殺生,天地鬼神常爲鑒臨,必當降以禍福,且勿忽其弱而欺之。”居士因常行放生,不忍衆生受刀俎之苦;今雖遇災厄,卻于共業中有別,不正爲——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乎!

  除二難外,凡居士最津津樂道者,乃漁村放生事。

  數年前,居士與大衆至濱海公路中,某一漁村放生。村中設有海巡隊,旁駐派出所,附近爲放生定點。每大衆至,履感法喜充滿,因所中諸位海警,亦同沾法益,同行放生。期間,令大衆匪夷所思,莫如至此地放,竟放至村民向所裏求救:“別教放生人再來,吾等近日幾無魚可獲矣!”不可思議啊!大衆放生,肇使漁民出船捕撈無獲?足堪征驗:放生,近之能息殺因,遠之可滅殺果。懇勸缁素大德,切莫小看放生一事。

  爾今,居士年已半百,于放生事仍孜孜不倦,北市多處放生團體,亦常護持。近年,又參與上圓下因老法師大放生,故義不容辭,慨任義工。當日必著救生衣,涉水至最前端,同大衆放生。居士言:“放生,乃末學份內事。”

  殺生果報,如影隨形

  陳錦澤/南投縣中興新村

  黑夜裏,鄭師姐騎機車,帶我們經過狹隘的田間小徑,搖下車窗,才警覺車輪恰在路面與稻田交界。雖然空氣中透著淡雅泥土芳香,蟲鳴蛙叫,律動大自然音符,但卻無心掬取,不斷念著「阿彌陀佛”,深怕方向盤稍有差池,即陷入泥沼中。想想總在驚恐、危急、無助時才拼命呼喊,但彌陀慈父卻沒舍棄我這一個只會臨時抱佛腳的孩子。終于到了熊居士住所,四周寂靜無聲,屋內寬敞雅致。陳師兄啜一口淡淡的老茶,娓娓道出,年少無知,種下的殺生果報,如影之隨形,了無差爽。

  年幼時家住信義,地處南投縣尾端,山明水秀,景色怡人。從童稚到弱冠,每逢寒暑假期,就往溪邊釣魚、釣青蛙、毒魚。而後迫不及待對它們刮鱗剝皮、利刃剜心,鍋中烹煮煎炒,滿足口腹之欲,並和家人分享。當時年少無知,對于滿袋而歸的獵物,沾沾自喜,不覺脂膏易盡,怨業仍存,日後須臨償還之苦。

  大學時曾參加佛學社,但一直沒有深入探討。就業後,弟弟送我廣公上人開示錄,老和尚善說妙法,自在無礙,直攝人心,閱之,慧性日開,法喜填膺。弟弟隨即告知,“吃人家一斤,一定要還十六兩。”想想真有道理,就斷絕肉食。後有因緣在妙通寺受叁皈、五戒。每當有機會親臨妙通寺,向廣公上人舍利及法相頂禮時,直覺老和尚法身不滅,內心感動不已。

  後經友人介紹,參加上圓下因老法師的放生法會。當時只抱著看看的心理,沒想到在綿綿佛號,聲聲祝福中,親手將物命放出時,看見它們快樂無憂,喜獲重生的模樣,與自己想盡辦法去捕捉,來滿足成就感的感受截然不同。再靜下來思量,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可能被捉,或者被束縛,不管是有形、或是無形,在當時如果能有個善知識幫你解開,或自我跳脫出來,那種被解放的感覺,就如同初聞佛法般喜悅。

  八十六年叁月,因排便時有出血現象,在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檢查,發現患了“結腸癌”。于是動手術將病兆切除,又因腸沾黏,于大裏仁愛醫院動了二次刀。開刀部份均從胃劃到下腹,就如同自己殘忍的對那些青蛙、魚開腸剖肚般,不禁感歎殺業果報來得太快了。

  發現得病的第一個念頭“怎麼會是我呢?不是已持素、放生多年了嗎?”但仔細想想,怎麼不會是我?如是因,如是果啊!因爲光這一世就不知吃了多少、殺了多少,更何況累世累劫。而自己所做的又是這麼微小,所以該承受、該還的,還是要承受、要還,也就平靜接受。

  事後,醫生很疑惑的告訴我:“病兆長達五公分,表患病時日已久,爲什麼沒有擴散呢?”此時才恍然大悟,若非持素、放生,癌細胞可能早已轉移或擴散。

  今年父親因“腹膜炎”在大裏仁愛醫院開刀,動刀的部位也是從胃劃到下腹。這或許是“共業”,但父子情深,無肯代受,心中難免感傷。

  人之與物,形骸雖殊,命無兩般,一聞佛法,如昧斯醒。故這些年均遵照師父開示,禮拜八十八佛忏悔業障,放生償還命債,以祈永斷夙怨,長植善因。

  心路拾掇

  妙音居士/水裏

  邂逅

  晨曦初露,涼風爽暢的清晨,進入市場時,望見一大群人簇擁在一塊兒,趨近一看,魚販正吆喝著:“這條超大鳗魚非常補,尤其是頭部,中間部份肉最多,尾端口感極佳,可以切成叁段來賣。”望著他興高采烈的神情,不禁感歎“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古今中外,如出一轍。”爲著小利,種下殺業的果報,得不償失。

  此時再看鳗魚,被魚販用水盆蓋住,上面再用水桶壓著,見它不停的往上沖,感受它內心的驚惶失措,膽落魂飛,登天無梯,鑽地無孔,即將刀砧,血瀝命斷,毫不遲疑以六千元購回。

  返家後,趕緊找來最大水盆,將鳗魚擺在裏面,並安撫它:“過兩天,即是大放生,屆時再恭請師父爲你皈依,以期早日脫離畜生道。”很意外的,鳗魚竟卷著龐大身軀,安詳谛聽佛號,整整兩天。仿佛置身在阿彌陀佛柔軟的兜羅棉手,可以遠離恐懼,傾訴所有委曲與無奈。與昔日魂飛魄震的窘況,苦樂懸殊,如天壤之別,許多蓮友看了,都啧啧稱奇。

  待師父灑淨皈依後,合掌念佛與它告別,但見鳗魚平躺溪中,看似奄奄一息,正當擔憂起疑之際,它似乎看穿我內心的不安,突然來個大翻身,激起大水花,打得我滿臉是水,雙眼迷蒙,然後快速遊走。刹那!物我雙忘的情感交流,撼動心田。

  事後友人解釋:“鳗魚可能在向你謝恩吧!”無論如何,這短暫的偶然,是放生路上永難忘懷的邂逅。

  一念誠心一分應

  八十五年許,家母罹患肝癌已有一段時日,黃疸、腹水等症狀顯露,又因腸阻塞,緊急送醫。開刀前,醫生語重心長表示:“老太太已逾七十高齡,若無法承受麻醉劑量,生命可能在手術當下結束。”

  此刻唯有依怙叁寶,誠摯忏悔,不斷放生。開刀時,即在手術房外大聲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術後,醫生喜不自勝的說:“太好了!竟然連一袋血都不用輸。”走進加護病房,滿眼所見盡是呻吟、哀嚎,但這生死邊緣的痛苦掙紮,有幾人能體悟是源自于自己所造的業呢?只有媽媽安詳的躺在那兒。

  而後遇有重症患者,即鼓勵放生償還命債,但人們卻因急而亂了方寸。希冀用大量金錢交換健康,而疏忽了當下那一念誠摯忏悔的心,所感得的果,自是令人失望。

  如能隨緣隨力放生,十元不嫌少,…

《放生感應奇迹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