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1880—1942)
名叔同,法名演音。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曾留學日本,1918年出家,弘闡南山戒律,創“南山佛學院”。博學多才,爲近代著名愛國詩僧、美術家、音樂家。詩多感時之作,氣度高凜。著有《李叔同歌曲集》、《弘一法師語錄》等。
詠菊
亭亭菊一枝,高標矗晚節。
雲何色殷紅,殉道夜流血。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自喻詩。
首二句描寫紅菊淩秋霜而自發,亭亭玉立,標高節凜,不同凡俗。尾二句探究紅菊花兒爲什麼那樣紅,原來它是殉道的化身,爲大道甘灑熱血。詩人以花自況,表現了自己在國難當頭時不畏辛難,爲國爲民奔走呼號的精神。“夢裏家山渺何處”、“醉時歌哭醒時迷”,(《醉時》)與辭世名句“悲欣交集”,均是這位多才詩僧心靈的真實寫照。
試看如下幾首詠菊詩:“姹紫嫣紅不耐霜,繁華一霎過韶光。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風裏柔條頻損綠,花中正色自含黃。莫言冷淡無知己,曾有淵明爲舉觞。”(《詠菊》)以陶潛爲知己,引秋菊爲淡泊之友,便是詩僧的“晚節香”形象。“我到爲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淨峰種菊臨別口占》)是一首精勉後人的精心之作。
《感時》一詩則寫得義動天地,富有男兒氣慨:“杜宇啼殘故國愁,虛名況感望千秋。男兒若論收場好,不是將軍也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