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性休~漁父圖

  ★性休(生卒年不詳)

  字尺木,明末清初愛國詩僧。

  漁父圖

  東西南北任遨遊,萬裏長江一葉舟。

  夢裏不知身是客,醒來大地忽新秋。

  【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曉暢、輕靈自在的漁父禮贊詩。

  首二句寫漁父的行蹤,以天地爲家,江湖爲伴,輕舟爲侶,四處漫遊,任由西東。尾二句描寫漁父的心境:人本江湖一過客,只是不知在夢中;等長夢初醒,方知世間行、人世遊原是一場大夢。結句“醒來大地忽新秋”句意蘊隽永,覺醒後的高士們發現整個大地世間竟是一派秋高氣爽的景象,這一景象也正是漁父心靈的寫照:大地江湖無不充滿了禅的靈性與機趣!

  中國古代詩詞中,描寫漁父的佳作可謂不勝枚舉。漁父在文士筆下,是幽居江湖的隱者的象征,是洞明世事、不著世塵的閑適高士。自從西周姜太公垂釣渭水,東周孔老夫子鼓吹“智者樂水”之後,披蓑帶笠的漁父的形象常在文入畫師的筆墨下出現,成爲他們眼中的清高不俗和傲然嫉世的象征。試看如下幾首:

  貫休《漁者》詩爲:“風惡波狂身似閑,滿頭霜雪背青山。相逢略問家何在,回指蘆花滿舍間。”好一個“滿頭霜雪背青山”的老翁,居舍間鋪滿蘆花,是何等的詩意與自得!

  元明之際道教名派武當派的開創者張叁豐曾作《漁父詞》,描寫了隱逸之樂:“湘雨湖雲滿釣蓑,逃名隱性樂如何!新日月,舊山河,成敗興亡莫管他。洞庭睡到長天晚,誰識高人張志和。”

  明代洞庭老人的題爲《歌》的詩句則清疏之至:“八十滄浪一老翁,蘆花江上水連空。世間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釣筒。”

  “身爲漁父,志不在魚。投竿直釣,悠悠江湖。釣不必得,得不求沽。煙霞爲餐,天地爲廬。弗顧獨醒,頹然一壺。忘我忘友,浩歌可夫。”“乾坤都在一壺中”,(明僧懷讓《鬥室》)清人俞桐的一首《漁父》詞俨然是一首漁父的浩歌。

  

✿ 继续阅读 ▪ 大錯~祝發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