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袁宏道~望嵩少

  ★袁宏道(1568—1610)

  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萬曆進士,明末著名文學家,爲明末“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成就最大,與兄宗道、弟中道合稱“公安叁袁”。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追求個性自由,倡“性靈說”。飽受李贽思想影響,且喜佛談禅。著有《袁中郎全集》等。

  望嵩少

  客程行盡太行山,又見嵩高紫翠間。

  料得有人山上笑,紅塵如海沒朱顔。

  【賞析】

  時常感懷“浮生早被微名誤”的袁中郎是一位虔誠的禮禅之士。自謂“一朝見俗子,叁日面生塵”。本詩亦含有他對紅塵世事的看破、對佛宮淨境的欽仰之情。全詩緊扣一個“望”字,這既是對禅宗的發源地嵩山少林寺的仰望,也是對高凜的禅境的向往。首句從遠處拉近鏡頭,“行盡”二字喻紅塵滾滾,詩人在其中起伏沈浮。第二句的句眼爲“高”字,描寫嵩山在青山翠嶺間高出雲天。如此高渺之地,自有高人幽居,達士岩棲,他們一定會笑話如我這等在世事宦海中掙紮的迷途之人吧!詩人以自己的臆測,反襯山上人的清幽脫俗,從而反映出詩人對清禅境界的羨慕!

  他一生中作有不少意興俱佳的禅詩,自以爲曉禅後“詩學大進,詩集大成,詩腸大寬,詩皮大闊”。試看如下幾首詩。

  《月下偶成》表現的是詩人依止禅門後的超脫:“冗事遂成性,人皆笑此翁。坐依藤架月,行傍藕塘風。萬事溪聲外,一生雲影中。自從甘曲枕,不複夢叁公。”

  《遊石洲》則意境幽遠,自有清雅之趣:“愛取春江一抹澄,斜帆疊疊柳層層。閑來袖得佳石子,付與山中好事僧。”

  《遍虛》一詩熔理、趣于一爐:“剃卻顛毛剩卻身,衲衣袍帽不沾塵。告君古佛無多子,著了邊旁亦是人。”

  

✿ 继续阅读 ▪ 袁中道~夜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