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4)
字伯虎,自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屬江蘇)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晚年居蘇州桃花塢,笃信佛教。在畫壇上爲明代四大家之一;在詩壇上,與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徐祯卿(1479—1511)並稱“吳中四才子”。其詩直抒性靈,不計工拙。有嫂六如居士全集》18卷傳世。
伥伥詞
伥伥莫怪少年時,百丈遊絲易惹牽。
何歲逢春不惆怅,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叁生白骨禅。
老後思量應不悔,衲衣持盞院門前。
【賞析】
這是一首風神飄逸、真情流注的率性之作。
全詩開篇六句充分肯定少年那真誠、美麗而又迷惘的情懷。詩人以濃情之筆,描繪了少年情懷的濃濃情戀與淡淡傷感。短暫的春光令人牽挂,那邂逅的情絲惹人心碎。那一切是那麼憂傷而美麗:宴飲時的萬種風情,離別時的幽夢如煙……
後四句陡然筆鋒驟轉:富貴前程因世事多舛轉爲空幻,而那有關今生、前世、來世的禅機令人曉悟人生本自空幻。既然如此,也就心滿意足了。
唐寅又自號“六如居士”,取自《金剛經》中的人生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之說,由此亦可見他對佛性的了悟,對人生苦難的脫達。有《七十詞》爲證:“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爲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唐寅又自稱桃花庵主,自謂“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桃花庵歌》)“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祝允明《新春日》)其《感懷》一詩道:“不煉金丹不坐禅,饑來吃飯倦來眠。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迹花邊與柳邊。鏡裏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閑人地上仙。”可謂一氣流貫、酣暢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