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羽(生卒年不詳)
字儀卿,又字丹丘,號滄浪逋客,邵武(今屬福建)人。精于詩論,深于禅學。倡“妙悟”與“興趣”之詩說,後人譽之“儀卿識最高卓”。(胡應麟《詩薮》)著有《滄浪集》、《滄浪詩話》等。
訪益上人蘭若
獨尋青蓮宇,行過白沙灘。
一徑入松雪,數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閣供人看。
吟罷拂衣去,鍾聲雲外殘。
【賞析】
這是一首禅趣濃醇的訪寺記遊詩。
倡“妙悟”與“興趣”之詩說的嚴羽,深谙禅理,他認爲詩的最高妙處在于“羚羊挂角,無迹可求”,在于“透徹玲珑,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本詩便是詩人極爲有趣的嘗試之作。
首聯以“獨尋”開篇,以“青”、“白”爲主色調,暗喻益上人青白無染、一塵不著的境界;颔聯突出一個“寒”字,且以松雪爲主要寫景對象,象征上人的松雪節操與孤清高峻的禅境。前四句對上人不著一字,“無迹可求”,卻“言有盡而意無窮”,不可謂不高妙。頸聯中上人以一副樂天安命的覺者面貌出現了,他歡迎塵間的隱者達人,與他一起徜徉于林閣間,在美景寶卷中留連。勝境當前,兩人抑製不住歌賦之念,俨然林中高士一般詩賦作答。這是多麼快活的一天,詩人獨尋獨去,飽覽了清幽的蘭若佳景,領略了上人的方外之情,于是詩人順其自然地以一句“吟罷拂衣去”,表現了自己的喜悅之心,且用“鍾聲雲外殘”句,意在言外地表現了自己對鍾聲中的禅境悠悠的永恒渴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