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志南~絕句

  ★志南(生卒年不詳)

  南宋初期詩僧。朱熹愛其詩,爲他寫序雲:“南詩清麗有余,格力閑暇,無蔬筍氣。”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賞析】

  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絕名詩。詩僧志南亦因這首描寫二月春景的詩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寫詩人的行蹤,尾二句寫詩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筆精妙,予人以清涼幽靜的美感:斑駁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輕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樸的小橋和無事的老僧,構成一幅渾然天成的遊春圖。一句“杖藜扶我過橋東”,詩意地表現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語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體味:小橋東邊,杏花如煙,楊柳如線,細雨如酥,和風如絲。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濕,何其令人惬意;那楊柳和風,吹在臉上涼美而不覺寒冷,它們是何等善解人意。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禅意的昭示麼?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禅境。在詩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裏、篷船上、杖藜頭,在小橋東邊,在老僧心頭,在杏花雨中,在楊柳風裏,在那沾而欲濕的涼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裏,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絕句,就是詩!

  “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叁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不說理,也不說禅,卻極有禅趣,本詩可謂是自然高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