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紹隆~槿花

  ★紹隆(1078—1136)

  南宋禅僧,和州(今安徽含山縣)人。嗣法于湛堂、黃龍、死心,並以“竹密不妨流水過”的參悟而獲圓悟首肯,被圓悟稱爲“瞌睡虎”。紹興(1131—1162)中住持蘇州虎丘。後人稱其“臨濟中興,楊岐再住”。

  槿花

  朱槿移栽釋夢中,老僧非是愛花紅。

  朝開暮落關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

  【賞析】

  以景示法,引禅入詩,是詩僧們展示禅趣的獨好。本詩便是一首生動形象、理趣超然的禅理詩。

  槿花又名扶桑、日及,花色深紅,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植物。它朝開夕落,若昙花一現。詩僧借此生動地說明禅理。移花入夢,意欲何在

  “老僧非是愛花紅”,是詩人最直接不過的回答。那麼他的用意何在呢

  “朝開暮落關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詩人一語道破天機,將佛家的奧理用淺白的詩句進行了藝術的再現。它朝開暮落,不關何事,不關花事,不關你事,也不關我事,這就是生命的規律,因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色相一切物質現象皆你我心力所爲,其實它本來就是虛幻不實的。既然如此,又爲何在乎花開花落,在乎榮辱得失,爲世事所煩惱呢

  !

  這一層道理自古以來的智者皆有體悟。請看如下詩篇:

  王昌齡有詩《題僧房》爲:“棕榈花滿院,苔藓入閑房。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一句“空中聞異香”,決非等閑的覺悟,而有著禅家的風韻。

  白居易的《僧院花》,從花中看出佛的智慧:“欲悟色空爲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

  宋僧智圓的《栽花》,看淡了人生的榮辱瑣事:“移花來種草堂前,紅紫紛纭間淡煙。莫歎朝開還暮落,人生榮辱事皆然。”

  元僧釋英的《絕句》反映了榮枯有數的古樸哲理:“五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紅。榮枯元有數,不必怨東風。”

  明人錢澄之的《鏡裏看花》,將鏡空花空融于一體:“分明鏡裏有春風,引手攀花鏡本空。不似月中丹桂影,尚留影在廣寒宮。” 明人杜浚有詩《爲斯上人題》曰:“誰識山僧意,繩床繪牡丹。分明將富貴,只作夢中看。”將富貴作夢中看,正是山僧的本意。

  不過,悟者自悟,迷者自迷;心性不至,出頭無時。僧家依然默默孜孜于教化,畢竟這教化給人的,是多一份清涼,少一絲煩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