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生卒年不詳)
北宋詩僧,字怡然,杭州西湖北山僧,“清約介靜,不妄與人交”。(《避暑錄話》)王安石頗愛其詩,東坡晚年也與之唱和。
題西湖僧舍壁
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
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
【賞析】
《竹坡詩話》中載:“東坡遊西湖,于僧舍壁間見小詩,問誰所作,或告以錢塘僧清順,即日求得之,一見甚喜,而順之名出矣。余留錢塘七八年,有誦順詩者,往往不逮前篇,政以所見之未多耳。然使止于此,亦可傳也。”可見這是一首廣爲傳誦的禅詩。
這首五言絕句,全詩不著一“幽”,而幽寂畢現。首句重在一個“暗”字,篁竹蔽日,郁郁蒼蒼,表現的是林中僧宇的幽寂;次句以動襯靜,使人備感寺院的清寂幽遠。“落如雨”形象生動地將林間的清幽表現得如繪如織,予人以動態的美感。而“春風自有期”句對春風進行了擬人化的描繪,“桃李亂深塢”句以一個“亂”字將令人眼花缭亂的春色表現得疊彩紛呈,一個“深”字又將山塢的幽邃進一步強化。全詩動靜結合,明暗互現,真可謂字字見功力,句句有詩情,無怪乎其受世人傳唱了。
詩人還題有一首《北山垂雲庵》,多有妙句佳趣:“久從林下遊,頗識林下趣。縱然綠陰繁,不礙春風度。閑于石上眠,落葉不知數。一鳥忽飛來,啼破幽絕處。”“一鳥忽飛來,啼破幽絕處”句,可謂深谙詩家叁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