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1045—1105)
字魯直,號山谷老人。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一生仕途坎坷,在朝內派系鬥爭中,因觀點保守,屢遭貶谪,極不得志。曾一心向佛,爲臨濟宗黃龍派禅師祖心禅師的弟子。習詩初受惠于家學,後與秦觀(1049—1100)、晁補之(1053—1110)、張耒(1054—1114)求學于蘇轼,合稱“蘇門四學士”。詩開江西一派,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妙。論者謂其詩“造句奇崛”(方東樹《昭昧詹言》)“清新奇峭”。有《山谷內集》、《別集》、《外集》等行世。
牧童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壟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賞析】
相傳這是一代名詩人黃庭堅七歲時所作,表現了詩人早慧的詩才與穎悟的能力。用語淺白,卻寓意不凡。
夕陽西下時分,牧童吹著短笛,在斜風中歸去,何等安閑自適。回想起來,多少追名逐利之徒,機關算盡太聰明,處心積慮地營私結黨,在名聞利養中沈淪掙紮,反而把最重要的本真給迷失了。怎麼比得上牧童深味自然禅趣,于世無爭,恬淡自怡呢?唐代詩僧棲蟾有一首《牧童》,極妙地表達了禅者所欽羨的牧童境界:“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青山青草裏,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宋人牧童的《答鍾弱翁》也是一幅高士圖:“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叁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山谷老人一生堅心向佛。黃龍派名僧惟清贊曰:“平生所見士大夫人品,未有出此公之右者。”《居士集》載有他的一段參禅趣事:“魯直詣晦堂問道,晦堂曰:“論語曰:二叁子以吾隱乎,吾無隱乎爾。公居常如何理論?”魯直呈解。晦堂曰:“不是,不是。”魯直迷惘不已。一日,侍晦堂山行,時木樨盛放,晦堂曰:“聞木樨香否?”曰:“聞。”晦堂曰:“吾無隱乎爾。”魯直釋然,即拜之。”
他一生寫有數十首禅詩,曾在詩中自謂“吃茶吃飯隨時過,看山看水實暢情”,《題落星寺》中的“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成爲千古名對。一首《池口風雨留叁日》語句清新奇峭,寓理于物,予人古雅樸茂之感:“孤城叁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遠山長雙屬玉,身閑心苦一春鋤。翁從旁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羨魚。俯仰之間已陳迹,暮窗歸了讀殘書。”論者謂之“別有風味,一洗腥腴”。(方東樹《昭昧詹言》)其《次韻答斌老病起獨遊東園》一詩,寫景清新,立意清遠:“萬事同一機,多慮乃禅病。排悶有新詩,忘蹄出鬼徑。蓮花生淤泥,可見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與晚色靜。”好一句“小立近幽香”,真個是深得詩禅叁昧。晚年與畫家黃斌老酬答之作《又答斌老病愈遣悶二首》亦爲世人傳誦的名詩。之一爲:“百疴從中來,悟罷本誰病?西風將小雨,涼入居士徑。苦竹繞蓮塘,自悅魚烏性。紅妝倚翠蓋,不點禅心靜。”之二雲:“風生高竹涼,雨送新荷氣。魚遊悟世網,鳥語入禅味。一揮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來每厭客,今乃思客至。”無論是“西風將小雨,涼入居士徑”,還是“魚遊悟世網,烏語入禅味”,都曆曆再現了詩人對禅趣禅理的至高體悟。錢鍾書《談藝錄》評之爲“以生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