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則之~早梅

  ★則之(生卒年不詳)

  字彜老,外岡(今江蘇嘉定縣)人。詩學于西湘順老,參禅于懷琏禅師。有《禅外集》于世。

  早梅

  數萼初含雪,孤清畫本難。

  有香終是別,雖瘦亦勝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吹殘。

  【賞析】

  這是一首清雅俊逸的詠梅詩。

  首聯寫梅花孤清的風骨,用“畫本難”叁字形象生動地進行了勾勒。那花萼中還沾著冬雪的清寒的梅花,正是衲子明淨高潔、一塵不染的心境的象征。颔聯是本詩的詩眼句:暗香浮動終有竟時,傲寒耐苦的風骨永在。聲色界的一切終是虛幻,然而美妙的禅心與宇宙同在。頸聯極盡婉約之能事:詩僧是那麼依戀這芳香的梅魂,好一個“和愁聽”與“倚病看”,還橫笛相和,斜枝相攜,何等情同手足,親密無間!最後,詩人將愛梅與惜梅的癡情表達到了極致:凜冽的北風啊,請你千萬別將這好花好香吹殘吹散。看似與“有香終是別”的感悟矛盾,實則將詩人對梅魂的傾心表達得圓滿無缺。

  古往今來,詠梅的佳作不勝枚舉。下面聊錄四首處士隱者們對梅的描摹,以相觀照:“衆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上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園小梅》)“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野梅多年骨如鐵,柯幹淩兢凍膚裂。忽然夜半吹妙香,起見瑤草綴煙雪。”(吳承恩《古梅爲僧賦》)“入瓶過十日,愁落幸開遲。不借春風發,全無夜雨欺。香來清淨裏,韻在寂寥時。絕勝山中樹,遊人或未知。”(譚元春《瓶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