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昭(947—1024)
太原(今屬山西)人,少有大智,博學能文。十四歲出家,遍訪71位高僧德宿,參首山念禅師而大悟,遂嗣其法,爲臨濟宗著名禅師。後住持汾州太平寺太子禅寺,廣說宗要,以叁句、四句、十八要法等機要開示學衆,名震一時。叁十年說法不倦,以其風範高雅,持戒精嚴深得天下道俗敬畏,尊之爲“汾州禅師”。傳世之作有《汾陽無德禅師錄》,部分作品收錄于《五燈會元》、《增廣宋高僧詩選》等典籍。
西來意頌詩
庭前柏樹地中生,不假牛犁嶺上耕。
正示西來千種路,郁密稠林是眼睛。
【賞析】
這首禅偈同洪壽的《有省偈》一樣,昭示了禅宗要理。
庭前古柏是從地上生長出來的,佛性本具,無須耕耙。這是自然之理,反之,耕耘也是長不出古柏的。而那空寂無盡的祖意佛性,有四萬八千法門,處處皆可入悟,那密林中的樹木無不閃爍著慧眼明晴。人一旦開悟,一切皆具佛性,一切處皆是修佛處。
汾陽大師與時人鄭工部有一段詩偈酬答,饒有意趣,僅錄如此。鄭工部詩爲:“黃紙休遮眼,青雲自有陰。莫將間學解,埋沒祖師心。”大師的《奉鄭工部禅偈》謂:“荒草勞尋徑,岩松迥布陰。幾多玄解客,失卻本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