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行肇~酬贈夢真上人

  ★行肇(生卒年不詳)

  天臺(今浙江天臺)人。著名“九詩僧”之四。

  酬贈夢真上人

  禅舍因吟往,晴來坐徹宵。

  春通叁徑晚,家別九江遙。

  巢重禽初宿,窗明葉旋飄。

  佳期應未定,謝守有詩招。

  【賞析】

  這是一首詩僧間的友情酬答詩,表達了詩僧們忘情詩禅的高標志趣。

  禅客們時常來“我”處吟山頌水,在天晴月明時幾至通宵達旦。這幫詩禅客興趣何等濃厚。叁、四句寫友人身處北國,春遲家遙,在整體上與五、六句江南溫馨、甯靜的春夜氛圍形成對比。“叁徑”典出西漢高士蔣诩的故事:他在王莽專權時,告病挂官,隱居鄉野,並于院中辟叁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末二句“謝守”亦用典故,謝守即曾任宣城太守的詩士謝朓。希望有詩招時上人應時而來,共酬詩會。

  本詩用典精當,對比巧妙,對仗工致,韻律優美,是一首詩情洋溢的隽永之作。

  泛若邪溪

  霁雨牽野情,孤舟遂茲賞。

  積水連遠空,落日垂萬象。

  岸回雲獨隨,山轉泉更響。

  望望極寒源,猶言放輕槳。

  【賞析】

  這是一首興致盎然的泛溪記遊詩,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飽含深情。

  首二句寫詩僧獨上小舟去遊賞雨後初霁的野外景致。次二句寫遠景,且點明時間,此二句寫得大氣磅礴,有大手筆。積水共長空一色,落日染萬象更新,令人何等詩興橫溢,一發難收。若說次二句若嘈嘈急語般的大弦,那麼中二句便如切切私語般的小弦。泛舟而下,白雲迤逦做伴;轉過山彎,清泉響韻在耳。末二句仿若弦歌的余韻,以極其輕松自然的筆觸,描繪了詩僧在經過急水、路轉之後,進入遠離源頭的寬平水面,放松輕槳,若與溪水共語的陶然心境。

  詩僧們陶然山水,自然有不少描山摹水、陶冶心性的好詩佳句。唐詩僧靈一《溪行即事》即是其一。詩道:“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轉清。不知伏牛事,潭洞何從橫。野岸煙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屢失道,但聽秋泉聲。”好一個“野岸煙初合,平湖月未生”的靜境,好一個“屢失道”的樂在其中,與本詩中的“積水連遠空,落日垂萬象”的動態,“放輕槳”的放下一切,相映成趣!

  元人黃鎮成的《夕泛》也不乏一番詩禅的領悟:“秋淨山如拭,江清一棹橫。挂帆延暮眺,趺坐待潮生。”那“待潮生”的心情,是何等靜谧!

  

✿ 继续阅读 ▪ 簡長~夜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