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遇賢~雜詩

  ★遇賢(922—1009)

  俗姓林,宋初長洲(今江蘇吳縣)東禅寺僧。好賦詩飲酒,人稱林酒仙。

  雜詩

  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沈吟。

  他時若向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象征意味的禅理詩。

  揚子江頭比喻滾滾的紅塵,在這裏波深浪急。行人在這裏,總是淺吟長歎,迷惑不已。是啊,在浩浩紅塵中,人是何等容易失去自性。有此一覺悟,等悟到空心大法,還要像面對風浪時一般專心。

  作爲一代酒仙詩僧,遇賢禅師作了一首情趣斐然的《酒歌》,個中內蘊著深厚的禅理。詩道:“綠水紅桃華,前街後巷走百余遭,張叁也識我,李四也識我。識我不識我,兩個拳頭哪個大。兩個之中一個大,曾把虛空一戳破。摩挲令教卻恁麼,拈取須彌枕頭臥。

  “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沈吟。他時若到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金學又聞泛,玉山還報頹,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貴買朱砂畫月,算來枉用工夫。醉臥綠楊陰下,起來強說真如。泥人再叁叮囑,莫教失卻衣珠。

  “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長伸兩腳眠一寣,醒來天地還依舊。門前綠樹無啼烏,庭下蒼苔有落花。聊與東風論個事,十分春色屬誰家。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一點動隨萬變,江村煙雨蒙蒙。

  “有不有,空不空,笊籬撈取西北風。生在閻浮世界,人情幾多愛惡。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臥路。死後卻有娑婆,不願超生淨土。何以故,西方淨土且無酒酤?”

  好一個“醉臥綠楊陰下,起來強說真如”!

  遇賢的《示遺偈》也同樣充滿警示:“世人休說路行難,鳥道羊腸咫尺間。珍重苎溪溪畔水,汝歸滄海我歸山。”

  

✿ 继续阅读 ▪ 德聰~自題月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