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達(801—874)
字文舉,海隅人。詩僧。曾遊學江淮諸郡,住持吳郡破山寺。《全唐詩》收入其詩作《山居八詠》。
山居詩
身閑依祖寺,志辟性多慵。
少室遺真旨,層樓起暮鍾。
啜茶思好水,對月數諸峰。
有問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賞析】
本詩爲《山居八詠》中的第一首,語辭簡白,意趣淡然。
詩僧一身清閑,乖僻多慵,潇灑自在地依止于禅宗祖庭少林寺。他不由想起當年的宗門趣事,感悟著自身閑適的身心。當年,便是達摩祖師傳下安心法門,標榜這“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禅風,于是普天下一呼百應,蔚然成風。沈湎在思古之情懷中,不覺暮鍾已響,山居生活中又是安甯的一天過去了。入夜品茗,若有那好水相配,該有多好啊!常達的《山居八詠》中記有“敲冰煮茶”的逸事。詩人心靜如水,他在月色中邊飲茶,邊數點著遠處起伏的群峰。這樣的參修生活是何等與大自然合契,與宇宙親近。
尾聯詩僧寫道:如果誰來問我山居的佳趣,我會借用古宿趙州的名句“庭前柏樹子”來回答他說“庭前是古松”,隱喻著詩僧已進入古宿大德們一般高渺清虛的靈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