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海(720-814)
福建長樂人。 出家後師事禅宗英雄馬祖道一,爲馬祖道一席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後住江西新吳百丈山(又稱大雄山),人稱“百丈禅師”。 門徒奔湊,法席隆盛,其弟子黃檗希運、沩山靈佑、古靈神贊等爲禅宗著名骁將。創製《百丈清規》,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並以身作則,久爲宗林傳唱。
沩山牛
放出沩山水牯牛,無人堅執鼻繩頭。
綠楊芳草春風岸,高臥橫眠得自由。
【賞析】
這是一首內蘊深刻、情趣斐然的禅理詩。
懷海是“天下第一馬”馬祖道一的高足,因“野鴨子”之事而悟明大事,以“昨日哭,今日笑”自證心得。而沩山則爲懷海之愛徒,受“深撥得火”之啓發而幡然有醒,因曾言“老僧百年後,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博得宗林中“沩山牛”之雅號。師徒之間如許的佳言趣事,爲後人提唱不絕,譜寫了禅史中的無盡風流。
本詩是師尊懷海對徒兒所修證得的禅境的一首褒贊詩,肯定了沩山自由無礙、閑適自得的禅境。這頭水牯牛已無須人管,且偏尋那山清水秀的所在去橫眠高臥。其實水牯牛就是禅境的象征,是沩山自在、無心的精神境界的體征。
“幸爲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是懷海大師的另一首風流倜傥的小詩,其詩意之美與禅境之高,著實令人傾羨不已,留待讀者細加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