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約715—770)

  荊州江陵(今湖北)人。天寶叁年(744)進士。初爲小吏,安史之亂前後任西北庭節度使判官及嘉州刺史等職。大曆五年客死于成都。

  岑參是盛唐時期較負盛名的詩人,他的詩以邊塞詩著稱,成就與高適齊名。他的詩歌風格雄健,氣勢磅礴,想象奇特,節奏明快,工七言與五律。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珑!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挂冠去,覺道資無窮。

  【賞析】

  唐人題詩,有競詩之雅興。752年,岑參、高適、杜甫、薛據諸人同遊西安大雁塔(即慈恩寺塔)。素有“詞麗格雄”之稱的岑參一展筆下風華。他的這一風格有詩爲證:“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趙將軍歌》)

  首句“塔勢如湧出”。便發語突兀,吐句驚人,下筆不凡!接著四句寫登塔。登上塔頂仿佛置身天外,踩上旋梯就像行在半空,給人以奇幻飄渺的錯覺。到了接近樓頂的高處,所感則更爲神奇:這高峻突兀的寶塔,仿佛不是從地上湧起,而是借了鬼斧神工,從萬裏雲層壓向了神州大地。接下寫登上塔頂之所見所聞:自身仿佛高居半天中,可俯窺高鳥,竦聽驚風,何等暢懷!當他俯覽四周之山野陵苑時,氣勢一發不可阻擋:連綿的遠山奔走起伏,一如萬馬奔騰,一如洪蕩的波濤,呼嘯澎湃,滾滾而東。而最令人歎賞的是“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二句。秋色好像一支浩蕩的大軍,擁擁攢攢,滾滾西來,一下子就占領了關中大地,何等氣勢磅礴!接下來寫漢家王陵靜臥雲煙中,昔時煊赫的文治武功,不複存在。由曆史的變遷,詩人轉寫人生宜持曠達心境。既然人生有限,何必留戀身外的功業、名祿,不如挂冠棄官,以超然之心體味佛家無窮的妙悟。

  全詩寫景恣肆奇詭,氣勢恢宏,由寫景至悟道,表達了詩人曠達無羁的情懷。

  在數詩人競詩中,值得一提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除“高標跨蒼穹”等句描繪寶塔的雄風外,尾句“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切中時弊,飽蘊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常爲後世志士針砭時弊時引用。

  

✿ 继续阅读 ▪ 景雲~畫松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