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惜福長樂

  惜福長樂

  

  不懂得知足的人,很難體會到幸福。

  現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們面臨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誘惑,也就容易迷失。人生有限而欲望無窮,一旦放縱自己,欲望的溝壑永遠也填不滿,也就難以滿足,難以快樂。

  耳邊常聽到人們的抱怨:房子太小、薪水太低、工作太苦、孩子太淘氣、丈夫不如別人能幹、妻子不是很漂亮、。。。。。。等等;卻不反思自己衣食無憂、平安健康已經是很值得了羨慕。多少殘疾人渴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有健全的身體,多少戰火紛飛中的人渴盼甯靜的生活,多少失業的希望自己能不爲叁餐飯所憂,多少沒有子女的人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嬉戲膝下,多少沒有伴侶的人慨歎知音難求,。。。。。。

  人們不知道珍惜現有的一切,而總是要等到失去了之後,才醒悟到以往曾經擁有的幸福。

  

  知足是快樂之源。

  《佛教遺經》曰: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爲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所以,孔子的弟子顔回“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在山林、水邊,過著頭陀苦行的生活,不以爲苦,還樂此不疲。

  古聖先賢之所以有這種淡泊甯靜、怡然自得的情懷,主要源于他們精神上的富足,早已經超越了對物質的追求。他們知福惜福,淡泊物欲,故有長樂。

  

  快樂是什麼?快樂就是珍惜你眼前所有的一切,珍惜你的福分,人能知足就會經常快樂。

  惜福感恩的人生,是離苦得樂的人生-------脫離了“求不得”,得到了一顆恒常喜樂的心。

  如果我們知道反思、多惜福,幸福就在不遠處招手。

✿ 继续阅读 ▪ 最好的悟禅之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