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就在身邊

  佛法就在身邊

  心律法師

  一位居士問我,爲什麼我的博客和其他法師的不一樣,不多講講佛經,也不怎麼給大家講講禅義,而大多是講一些俗世的故事,說一些淺顯的開示呢?

  這位居士問得好,也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確實,很多人認爲,出家人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是超凡脫俗的,是跳離叁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怎麼能像普通人一樣,整天說一些柴米油鹽,家長裏短的事情呢?

  正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所言,佛法就在世間,日常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佛法的莊嚴。

  我們身爲出家人,弘揚佛法是我們的使命。不論是通過何種途徑,什麼方法,只要能讓大衆了解佛法,研習佛法,我們都可以去嘗試。

  我之所以一直致力于博客的寫作,其宗旨就在于弘揚佛法,讓更多的大衆了解佛法。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保證我的文章有人看,願意看才行。如果文章無人問津,又怎麼可能達到弘揚佛法的目的呢?而要想讓大衆對博客文章感興趣,首先要引起大衆的共鳴,觸及到大衆的內心。

  所以,我就從貼近大衆生活的事例著手,內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親情、友情、愛情、家庭、社會、職場、……,只要和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都是我可能講述的,關心的。

  其實只要留心,生活的點點滴滴,時時處處,幾乎都與佛法相關,就看你能否感悟得到,領略得到。古人有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之說,塵世如此,佛界亦然。

  佛對衆生說法,是針對不同的根機,隨著時空的不同而設教。佛因爲教化的對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釋。是故佛法有叁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爲適應衆生的根器,爲對治衆生的煩惱而創設的。

  佛法傳世已經有二千五百余年了。佛法之所以能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衆生,就是因爲佛法的因材施教,因地製宜所致。而這種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現在,網絡已經成爲大衆生活、工作交流必需的工具,我們也就要適應這個時代,運用網絡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特點,把佛法傳承的更廣。

  心律開示:修行要在人間,覺悟也要在人間, “獨善其身”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只要存佛心,行善事,生活就是修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