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教的意義

  宗教的意義

   宗教是解除人類精神痛苦的,起初的宗教是人類對自然界的奧秘有了神秘的向往,逐漸産生了對自然的祈願和崇拜,這種祈願凝聚起來的精神力量用來戰勝自然災害和精神上的困惑。後來出現了聖者用這種人類習慣的信仰和依賴引導人們向善,于是就有了神教的思想和教義。

   人們通過信仰和崇拜“神”而尊崇和接受神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從而達到改惡向善和諧和平社會的作用。就如上帝和真主的神教一樣有著非常完善的教育思想體系,信徒們信仰教主的偉大和慈悲,就會按照教主的理念和所製定的戒規去做,更進一步的完善自己的行爲。信仰越虔誠自我的約束力越強,思想品德也越高尚。由于信仰和人格的完善同時也爲現在和未來播種下了善的種子和善的回報。所以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們對有信仰的人有著尊重和贊揚的態度,就因爲信仰能改變人的思想和行爲。對于沒有知識和文化的人“教育”對他們而言是很難生效的,宗教信仰卻能把一個無知的人很快放下他自己的惡行。這是爲什麼呢?信仰者一般是爲了自私而去尋求宗教對他的保護和援助的,爲了自我的安全不得不信仰,信仰了就不能違背宗教的教義,爲了自己免受惡報也不得不勉強放下自己的惡行,這就是宗教教化人的特殊作用。

   宗教發展到後來由于信徒們過分的崇拜和信仰,人們把所有的精神思想都依賴于了神的能力,忘卻了宗教改惡崇善的思想教義,把自己的一切行爲後果寄托在對“神”的信仰上了。就如現在各宗教的信徒們,他們認爲只要對自己所崇拜的“神”信仰了,無論自己的行爲是善或是惡都會得到神的保佑,最後還能回歸到神的世界而享樂。這樣的信仰者恰恰卻違背了上帝和神的教義,上帝和神是聖者不是凡人,也不需要人們的崇拜信仰來滿足自己的虛榮。讓人們信仰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教育人們。上帝和神讓人們信仰就能贖掉人們的罪而後回歸善滿的天國,這不是沒有根據的。上帝真正的意義是用人們自己的善行贖自己的罪,贖罪的作用力不在于上帝而是在于行持了聖者的言教。信徒們往往只知道虔誠的信仰而體悟不到聖者的真理,誤認爲聖者會偏向于虔誠者。其實是信仰者虔誠了就能聽從聖者的教導,然後因善行而得到善報的利益,不信者不接受教育也得不到善化的好處。聖者說出了天堂和地獄,也就是告訴了人們善和惡的果報。上帝說:信徒由上帝贖了他們的罪就可以生天國,可是“上帝是贖善人的罪而不是贖惡人的罪”,爲什麼呢?因爲善人用自己的善贖了自己的罪,惡人沒有了善那只有下地獄了,這就是上帝贖罪的奧妙所在,是聽上帝的話自己贖了自己的罪而得善果,不是上帝偏向誰。

   宗教裏的“信仰”不是目的而是導人向善的方便。佛教也一樣釋迦牟尼佛的教義本來是讓人覺悟自性的,而衆生迷于我執我見。爲說淨土法門使人們通過念佛淨心修善行而得生淨土後再覺悟自性,而大部分佛教徒和其它宗教徒一樣只停留在信仰上不去證悟解脫自己的煩惱妄心,誤把淨土當成不具善行只用信仰就能得生的天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