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太虛大師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當代反思(一)

  太虛大師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當代反思 (一)

  內容提要:太虛大師是清末民初四大高僧之一,以辦學、弘教爲事業,融八宗爲一體,提倡教理、教製、教産叁大革命,培養了一大批中國乃至世界佛教的中堅力量,其中以提出的“人生佛教”最爲切時,本文從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與革新佛教思想爲切入點,分析了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的根源與真義,從叁個方面聯系當前佛教的一些現象進行反思:即人生佛教與佛教二者的方便與根本意趣的反思、人生佛教思想與當代佛教發展方向的反思、叁、大師的僧製的革新與現代寺院管理規範化的反思。

  關鍵詞:太虛大師、佛教革新、人生佛教、當代反思

  1912年,太虛大師“大鬧金山寺”後,發出了“叁大革命”疾呼,向全國佛教界提出進行教理、教製與教産叁方面的改革,惟其如此佛教方得以正法久住。而他早期的改革志向可說深受當時中國政治革命風潮的影響,對于當時中國佛教的革新,他說:“中國向來代表佛教的僧寺,應革除以前在帝製環境中所養成流傳下來的染習,建設原本釋迦佛遺教,且適合現時中國環境的新佛教。”[1]太虛大師倡導的佛教革新運動,掀起了當時中國佛教改革的時代主題,試圖對已定型舊有的超度死鬼亡靈的經忏佛教、盲修瞎煉枯禅枯修與寺院管理淪落傳統腐朽形式作出改變。“1、革除:甲、君相利用神道設教的迷信;乙、家族化剃派、法派的私傳産製。2、革改:甲、遯隱改精進修習,化導社會;乙、度死奉事鬼神,改資生服務人群。”[2]但佛教改革運動,在他有生之年,雖然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是他的思想結晶——人生佛教,卻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直至今天的佛教。

  近些年來,中國由于經濟的大力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佛教也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學習、信仰與實踐。特別是近幾年來,人間佛教的提倡的力度是越來越強,似乎人間佛教是佛教的本質,而人間佛教的來源,其根在太虛大師提出的 “人生佛教”思想,人生佛教思想可以說是太虛大師一生弘揚與革新佛教中取得最爲成功的一面,其它的如教理、教製、教産的佛教革新,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完全實現,但仍有它的積極意義。

  --------------------------------------------------------------------------------

  [1]《太虛大師全書》之《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

  [2]《太虛大師全書》之《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