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聲聞藏、菩薩藏、方等部及其他

  聲聞藏、菩薩藏、方等部及其他

   經過叁次結集後,所有的佛經都被編入了大藏經中。如果簡單地把大藏經分類的話,那就是聲聞藏和菩薩藏。這是從人而論的,不同于經、律、論的分法。聲聞藏的經典以四阿含爲主,即《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和《增一阿含》,也可以稱其爲小乘藏。

   菩薩藏指的就是除了聲聞藏以外的所有大乘經典,也就是方等部,也稱其爲通教;因此,方等部是對所有大乘經籠統的稱呼,當時也包括《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和《大涅槃經》。

   後來,爲了強調菩薩六度的重要,從通教方等部中分離出了般若部,教導菩薩行,所以《般若經》也就不再判爲方等經了。同樣,以菩薩授記作佛爲特色的《法華經》、以扶律談常究竟指歸的《大涅槃經》,也以其成佛的殊勝,從方等中細分出來另立了法華涅槃時。因而《法華經》和《大涅槃經》也不再判爲方等經。《華嚴經》是果佛教授法身大士的覺後境界,因而又從方等經中分離出了《華嚴經》。

   也就是說,方等經指的是菩薩藏中除《華嚴》《法華》《般若》《涅槃》四經以外的所有大乘經典,這是微細劃分的結果。如果籠統而言,方等經也可以指所有的大乘經而言。在這裏,微細劃分是別說,籠統而言是通說。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1、聲聞藏和菩薩藏的說法;2、菩薩藏就是方等經;3、《華嚴》《法華》《般若》《涅槃》都是因作用特殊從方等經中別立出來的。4、別立之後,就有了華嚴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5、同時,依據《華嚴經》的修行建立了華嚴宗(也叫賢首宗);依據《法華經》的修行建立了天臺宗;依據《般若經》的修行建立了禅宗;依據《涅槃經》的修行建立了涅槃宗(道生、寶雲爲代表)。可見這四部經在大乘經中的重要地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