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晨語 勸持衆戒第十一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晨語

  勸持衆戒第十一

  

  惑者問曰:今聞念佛直指戒殺之說,可謂指體投機事理悉備,實善世利物之訓也。敢問:爲只此殺業當極戒之,爲兼盜淫妄等諸惡悉宜深戒之耶?若當悉戒,何以語之略也?答:噫是何言也,子豈不聞經有肯足衆戒之說,奚獨戒殺!但殺業最重,通于貴賤,人所難除,故于正行之首,先令斷殺,庶可具乎衆戒,故語之祥耳,戒體豈有取舍哉!

  晨語:問答戒殺與具持衆戒,說明戒沒有取舍,無非是真性淨潔妙德的體現。在世間染汙一邊才有戒律之說,如在淨性一邊,全是德用,一切法都成爲妙相莊嚴,故無戒可持也。但未到圓證,應慎持戒律,以助叁昧道業。

  又若戒德不修,憑何立行?如器欲貯醍醐先滌不淨,修叁昧者亦複如是,必衆戒清淨乃可得成。

  晨語:未證叁昧之前應以戒爲基,然後以身心的清淨方能得叁昧正定,才能契證真如,否則必被惑業力覆。

  縱其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亦方便掣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修四念處。了知世間樂少苦多,無常敗壞不久磨滅,一切諸法皆不清淨,如夢幻無我,設諸方便而使必斷,豈可隨妄念而失其宰。

  晨語:方便斷惡具戒的方法。

  又戒德雖具,若不使身心澄定息諸世間伎能雜術,乃至一切若善若惡能分念者,設不屏去,何能一心修此叁昧?叁昧不一,往生何由?

  晨語:不但要具戒德,而且要證叁昧,更必須屏棄一切善惡的分別之念,一切世間的雜緣,才能一心深入叁昧,才能往生淨土。

  然今一切衆生無明業識遍周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塵勞魔黨牽拽將去,全身陷沒,求出無期。譬如遊魚雖逸一絲可系,其害非不大也。心念尚爾。況身行哉?今既修此叁昧,正欲如箭一心取的,不待此身報盡跳出稠林,決生淨土,豈可失戒攀緣志行因循,使叁昧不成,更入惡道可不痛傷,若果聞之不戒,則臨終無驗,莫謂佛力無感應也!

  晨語:勸持戒息緣,一心修持,方能證成淨土功德。故叁聚淨戒必一一圓持,方與叁昧相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