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觀入門 八、禅的公案與悟境 禅機新說

  禅機新說㈠

  禅師在室,據中而坐,來客從門而人,見破屋舊檐,不堪風雨,便問道:

  「近日秋雨連綿,不知有漏無漏

  」

  禅師雲:「天上地下一片,連你也浸在其中!」

  「自離杭城,未測西湖水是淺是深

  」

  禅師舉指道:「是淺是深

  」客無語。

  溫州禅客剛好到來,一把抓住禅師的手說:「我打你痛不痛

  」

  禅師俨然不動說:「連別人打你我也痛!」

  一學人默然而坐,不發一言,禅師問雲:

  「南嶽破馬祖打坐,貴於悟心,你如今坐也不坐

  」

  學人答雲:「坐時不坐,不坐時正坐!」

  禅師追問道:

  「你是在井裏還是在井外

  」

  「學人處無有井之可見,何有裏外之分

  」

  一研究生忽插話雲:

  「禅師曾舉鏡子公案,未知此刻是明是暗

  」

  學人直視雲:

  「你喚甚麼作明暗

  」一座無語。

  一大學生從無錫來上海,問:

  「禅機我不會,佛法也未悟,只是如何是一絲不挂

  」

  禅師雲:「你未曾到上海!」

  一學生離家尋師,禅師問道:

  「學佛爲甚麼

  」學生無言以答。

  禅師訓斥道:

  「回家!」學生頓感親切而淚下。

  又一行人再拜禅師,師雲:

  「爲何還不回家

  」

  「家在何處

  」行人問道。

  禅師直指雲:「只貴自知,何須問人

  」

  有人問南方禅師講禅論道:「未審見地如何

  」

  禅師截住雲:

  「止止不須說!」

  一比丘尼問:「如何是一合相

  」

  禅師舉起茶壺雲:「這個是!」

  有人問:「據說南山閑人已超祖位,不知機用如何

  」

  禅師分斷雲:「只知清閑,未辦空忙!」

  有語頌曰:

  點燃舊油燈,捧起破沙盆,

  一杯源頭茶,話東卻道西。

  應機無倒說,酬容說爲夢,

  穿透根塵甲,妙語不見禅。

  禅機新說㈡

  雲山霧路,九折十彎,過來人一身輕快,一路平直,那正是春花爛漫,清風飄 香的時節。

  禅師虛步而行,衆弟子無心而隨。到了蔭郁的參天古樹下,禅師指向前山說:「古時五臺山下有婆子,凡行腳僧問臺山路怎麼走,都答以:蓦直去!

  當時人走過之後,又下語道:『又一癡漢上當了!』,後來被趟州勘破,諸位!趟州老人 到底勘破個中甚麼道理

  」

  一學生回答說:「時人只知假相的山路,未明參禅的心路,老婆指示用功的方 法,故雲:蓦直去! 趟州即勘破他如此用意。」

  禅師又問:

  「如有時人問路於你們,如何將自己的日用方便以示人

  」

  各位弟子依次而答雲:

  「跟著師父上。」

  「照上山的路線上。」

  「只管上。」

  「注意腳下平直去。」

  「虛行無上下,了然古時路。」

  最後一位翹起腳板,向虛空一踩。

  禅師評斷道:「有唱師家曲,有吟自家調,到底無聲琴,能演無無禅!」

  諸位不知你是那一類

  其中笨、法、覺、觀、悟、妙又如何分斷

  試參看!

  一行上得頂峯,長嘯振喝,雲空分明,遍觀諸山,一眼所現,於是空手而回,閑坐品茶。

  禅師指著庭前柏樹考驗大衆說:

  「當年趟州『庭前柏樹子』,諸位還見麼

  可各呈一偈以述見地。」

  明性不動本座說道:

  前後俱無見,左右恰逢源,

  萬法一性融,何必再指陳

  

  明心到了樹前搖動樹枝說:

  的的祖師意,古今原無別,

  塵累消括盡,依然柏樹是。

  明機把手中的茶水往柏樹一潑說:

  倒卻柏樹子,了盡古今心,

  杯中空無物,瞬目亦非意。

  明德合掌慈目而說:

  萬德顯本性,借假顯妙真,

  平常庭前樹,正果從根生。

  明達閉目而雲:

  從來閑語言,都說難思面,

  透得境外心,塵斷趙州樹。

  明行一邊品茶一邊雲:

  禅樹自有風,無庸它方頌,

  論理小兒戲,一行了萬機。

  禅師一拍桌子,徑自拂手而去,從此不複再見。

  有語頌曰:

  拾來古人機,問向山路時,

  智眼隨步轉,大歇空外身,

  自家風調足,曆落峰頭雲,

  誰知拂手去,從此不見師。

  禅機新說(叁)

  海印虛舟,彼岸中流,願行直航,尺浪重波,一水天際,一性逍遙。有一行

  人,越出師門,歸來無爲,不傳師法,不宣師旨,無宗無派,離悟離迷,種一片自 家田地,畫一個無樣葫蘆,率性天真,更絕緣慮。有禅客來問:

  「師承何家禅法

  」

  「元音無寄。」

  「何爲元音無寄

  」

  「因爲佛未曾說過,祖師不許道著!如今更無可繼承!」

  「如何方能見性

  」

  「不見見!」

  「如何是明心

  」

  「眼前無異物。」

  「如何是道

  」

  「離開不是。」

  「學人欲求個實修的下手方法。」

  「不昧!」

  「如何是不昧

  」

  「竹綠水清。」

  「如何是悟

  」

  「不許向人問!」

  「如何是不悟

  」

  「忙向荊棘林!」

  「參禅、止觀、持咒、念佛是否都可以修而悟道

  」

  「雞鳴日出天下白。」

  「爲甚麼當今人悟道這麼難

  」

  「黑海裹翻波。」

  「如何參拜明眼宗師

  」

  「看透天下不是明師的假相。」

  「如何依止善知識

  」

  「似水合水。」

  「參禅人吃素還是吃葷

  」

  「不知是饑時是飽時

  」

  問客無語。

  「目前禅文字很多,不知看文字是,還是不看文字是

  」

  「從門入者皆非真。」

  一日僧問:

  「西方叁聖塑像在此,真佛那裏去了

  」`

  「對面不相識,何論東與西

  」

  有住山僧來相見,問:

  「如有老虎逼於崖前,退後是深淵,向前即被虎吞,此時如何

  」

  「空中騎虎歸。」

  「如何騎

  」

  「轉身即是。」

  一年輕學人進問:

  「悟前如何用功

  」

  「直向看處看。」

  「悟後如何用功

  」

  「哺養新生兒。」

  「長大後如何

  」

  「蓋天蓋地去!」

  「如遇障礙怎麼排除

  」  

  「虛空不說人過。」

  「如何超越四相

  」

  「行雲流水。」

  「不知如何融會臺、禅、密、淨四宗法行

  」

  「身眼手腳!」

  「向外說自己開悟的人是否是真開悟

  」

  「不是家裏人。」

  「自己認爲自己開悟了是否開悟

  」

  「落。」

  「煩惱來了怎麼辦

  」

  「他鄉客。」

  「如何調伏習氣

  」

  「日出溶卻西山雪。」

  「如何說法

  」

  「互換。」

  「如何起機用

  」

  「虛空裹藏不得。」

  有語頌曰:

  行回源流機,饒舌恁麼時,

  深海澄波光,純種水裏田,

  無孔笛聲揚,曲孤無人接,

  萬派消歸海,千山也倒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