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觀入門 六、禅的關隘與透脫 有佛與無佛

  有佛與無佛

  在一個《金剛經》講座的法會上,一位學佛多年的居士因對佛教中的空有二義、心法二邊有疑惑而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佛到底有沒有

  ”衆人聽了都相顧無言,覺得他不應如此提問。有人傳言來此,問道:“如有人這樣問,你作何答

  ”我直了說:“你有佛也有,你無佛也無!”會嗎

  若也不會,就得參透個中消息了。

  釋迦如來在曆史上有。翻開《印度佛教史》、《佛傳》就可以了解佛是真實性的曆史人物。從佛的開示裏更知道佛以前有燃燈、彌陀、迦葉等無數古佛在法界之中寂光常耀。

  那些大願、大智、大悲、大行的地藏、文殊、觀音、普賢等無數菩薩,隨類現化,感應救苦,畢竟活現在我們中間,他們是成佛的見證,見到菩薩也就如見到了佛,也便知道有佛了。

  你見過肉身坐化的祖師嗎

  如六祖、石頭、憨山、無暇、慈航等;你聽聞過虹化而去的即身成佛者嗎

  你閱讀過祖師傳裏的那些修證成功的祖師嗎

  如達摩、慧思、智者、密勒日巴、岡波巴、宗喀巴等,那些智慧開朗者,煩惱解脫者,臨終坐化者,無不一一證明依佛道修持的真實功德,弟子的成就歸功于明師的引導,佛是叁界導師,你能說沒有佛嗎

  

  佛教各宗的所有理行都旨歸于佛德的圓滿。禅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心的本來面目就是佛。天臺宗的叁因佛性——正因、緣因、了因,由理即之佛,開啓名字圓解,再由觀行到相似,由相似到分證,直至究竟圓滿法身、般若、解脫叁德秘藏。密宗的叁密相應悉地成就,叁身具足而成大圓滿佛。淨土則心淨土淨,顯彌陀接引,蓮開九品,不退成佛。佛既然是可以成就的,不正是佛可信而道可修的嗎

  

  學佛的人心中有佛,是因爲切實地了解了佛德的真實性,是因爲理解了佛理的圓滿性,是因爲體驗了佛行的微妙性,是因爲悟徹了佛智的實相性。由此四性而入佛證佛。真正入佛、證佛的人必無人,必無法,也必無佛。

  因爲心不入于過去,曆史的釋迦佛在哪裏

  無數的古佛在哪裏

  佛不在過去,所以過去無佛可得。

  因爲菩薩不在心外,地藏是我心的大願,文殊是我心的大智,觀音是我心的大悲,普賢是我心的大行。夢中佛事,水中明月,心俱心足,不向外求。所以佛不因菩薩而見讓,菩薩也不因佛而化顯,即緣無緣,無相而相,佛在哪裏呢

  

  滯相構迹的人只會贊頌祖師的豐功偉績,只知肉身不朽,著作玄妙,卻不見祖師因爲心中無我無欲,上不求佛,下不化衆,平常無爲,自然而行,所以超佛越祖而示迹天下,德化無邊。如不悟衆生與佛不二,橫生知見,功利之心難泯,何能慈悲普被,平等救度

  正是徹了因心與果海一般,心中無礙,方得超然自在,佛在哪裏呢

  

  教理屬于解悟,行持屬于修證,宗派屬于方便,成就歸于無心,真了悟佛法的人,不立文字,不住假相,不樹宗派,不見有我,終日閑閑,無修可修,無佛可佛。于是一派天真,任運無爲。

  有,是建立,無,是回歸。建立之後要掃蕩,掃至極處方知本來是佛。回歸之後要妙化,化至極處,才證法界一體。

  信佛、學佛、修佛都從有佛中建立,悟理、證體、啓用,則從無佛中回歸。立無所立,歸無所歸,方到自家田地。

  古禅師有言:“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不停留。”諸位還會此中玄旨嗎

  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