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義量 世間有情義第一

  世間有情義第一

   一切世間、一切有情雲何起耶?爲本無今有起耶?爲本有爲因起耶?若謂本無今有而起,本無無因,無因今有不應道理。若謂本有爲因而起,本有爲因,由因有耶,非因有耶

  若由因有,因更須因墮無窮過;若非因有無因而有,同前所說不應道理。今昔諸師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爭論,總略其義不過如是所說二種:或計無因、或計有因,皆不應理。我佛法中則不如是,謂一切法有應思擇不應思擇,因果染淨是應思擇,斷惡修善正方便故。世間有情不應思擇,爲妄計度引無義故。如《瑜伽論•第十六》雲,“思所成地自性清淨,遠離一切不思議處,審谛思惟所應思處。”雲何一切不思議處?如下《六十四》雲,“當知略有六種不可思議:謂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業果思議、諸修靜慮靜慮境界、諸佛世尊諸佛境界。”是爲六種不可思議。如是世間、有情二種,既說不可思議所攝,若有于此妄自尋思、妄生論議,當知唯是遍計所起,于如實解終不能得。

   複次當知不可思議處,非說彼彼不可了知,但說非由思議而可了知。如是法性唯依法爾道理應善決了,不應思議不可思議。雲何法爾道理

  十方叁世世界無量、十方叁世有情無量、十方叁世有情煩惱亦無量。由諸煩惱無量故,一切有情法爾無量;由諸有情無量故,一切世界法爾亦無量。又複十方叁世世界,略有欲、色、無色叁種差別;十方叁世有情,略有天、人、旁生、鬼、捺落迦五趣差別;十方叁世有情煩惱,略有根本百二十八及彼等流諸隨差別。由諸煩惱如是差別故,法爾能感如是五趣有情,由諸有情如是差別故,法爾能成如是叁界依止。是謂世間有情生起法性法爾道理。

   複次,當知世間有情生起之相,唯依煩惱相應有漏五蘊差別建立。雲何五蘊

  一者色蘊,內身外器依止相故,二者受蘊,領納苦、樂、非二相故,叁者想蘊,一切建立言說相故,四者行蘊,造作諸行法非法相故,五者識蘊,緣別別境了別相故。如是五蘊總攝一切有爲法盡,若更異此施設建立當知唯是名之差別,其義無異。雲何依此建立世間有情?謂阿賴耶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外變爲器,色等相現說名世間,是諸有情資具受用往來等業所依處故,如是世間依色蘊立。言有情者體即本識,依識蘊立,或複煩惱業招純大苦集說名有情。如是有情內身外器有依止相,或苦或樂或非苦、樂,有領納相,取種種像有言說相,法、非法行有造作相,緣別別境有了別相,如其次第即是前說色等五蘊。即依五蘊建立有情,如是總說離蘊體外無別世間有情可得。世間有情唯是假名而無實體,唯假名故不可說彼從何因生,猶如龜毛非因生故。依蘊立故體即是蘊,不可說彼無因而起,前前五蘊爲後後因,後後五蘊續前前生故,由是有情相續生死及諸世間相續變易,道理可得。愚夫不了隨假言說,執離蘊外實有世間有情,計有、無因皆不離過已如前說。聖教不爾,唯依五蘊假說因生,不說無法,有無因起,是故無過。由如是理當決定信諸佛如來成就明眼,于一切法善知善說,安立聖教以爲定量。爲令十方無量世界中無量煩惱、無量有情聞正法已,如理思惟善多修習,斷煩惱縛超趣生死、離界地系。十方有情依此正法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對治一切煩惱,證真解脫、得大菩提。若異此者無量煩惱窮未來際無斷無盡,無量生死亦窮未來際無斷無盡,流轉法性理必爾故,謂由無始世來惑業生死展轉相續無有間斷,從過去世煩惱爲因及業爲緣能生現在生死苦果,現在苦果既得生已,複能爲緣生現在世苦果爲依所起煩惱,由煩惱故更造新業。于今煩惱及彼新業相續有故,複生當來生死苦果,是謂流轉法性道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